公元
红杉中国投资副总裁
陈兆芃
思灵机器人创始人
邵天兰
梅卡曼德CEO
王铭钰
ZuviCEO
张涛
普渡科技CEO
公元:
机器人发展的大趋势,我们是非常看好的,机器人这种新型劳动力对传统人力进行补充的趋势在各行各业的都在发生,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AI和嵌入式、多传感器融合等技术的成熟;成本的大幅降低,和四五年前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机器人的成本从十万或者大几万这个数量级,让普通商户和消费者对机器人不再望而生怯;决策流程变短。
此外,机器人在未来是按场景划分,真正懂场景会成为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Q1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有人高调入场有人转身离场,机器人创业路上的波折与失败,能否成为引领我们走向下一城的密钥?
陈兆芃:思灵机器人主要从事机器人大脑和力控机器人两方面的研究,产品主要应用于医疗机器人,泛制造以及机器工人的替换等领域。我在机器人领域近16年的从业经历中,看到过一些明星机器人企业业务走向停摆的案例。我有时会将那些公司的产品,买来拆解。拆解后,你就会发现,这些产品内部的机电系统等设计,还是存在一些欠缺,这对于有技术洁癖的人是很难接受的。toB领域的机器人硬件,如果对硬件精细程度把握不够,很难触达客户痛点。因为用户最后可能要的不是一个机器人,而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有些企业没能走到最后的最主要原因。企业很容易在初期追赶发展速度,但产品精度不够,这也导致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商业化应用落地很难。当然,它仍然可以在过程中不断改进,但机会常常转瞬即逝,错过很可能就无力回天。所以,我们对整个机器人toB领域的基本判断是:一定要技术和商业落地两条腿走路,缺任何一条腿,都很难真正地触达客户的痛点。而避免踩坑的最根本途径,首先对技术要敬畏,第二要切实做好商业落地。邵天兰:梅卡曼德机器人主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机器臂等工业设备上,产品主要为3D摄像头,以及视觉算法,机器人软件平台。目前技术主要应用在制造、物流行业。我们所处的看上去非常传统的工业自动化、物流自动化领域,过去这些年,因为有一些新技术的涌入,领域内冒出了很多新公司,包括一些大公司也有新的尝试。当然,失败率确实也比较高。本质上,我们处在一个要求极高的传统行业,它与新技术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内在冲突非常大。但也正因为挑战大,曾经的失败案例才更应该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