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嘟,一个热爱解读和品评电影的见习影评人。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一言不合就吃小孩的故事,《小丑回魂》。
(本文涉及少量剧透)
电影改编自著名恐怖大师斯蒂芬金在年出版的经典小说《死光》,这个故事早在年就被搬上了荧幕。
而27年后的年,拍摄过惊悚恐怖片《妈妈》的导演安德斯·穆斯切蒂对其进行了翻拍。
这部成本只有万美元的R级小成本恐怖电影一上映便迅速火爆全球,最终票房达到7亿美元,打破多项票房纪录,并超越了经典恐怖电影《驱魔人》成为影史上最受欢迎的恐怖片,可谓是叫好又叫座。
影片讲述了7个青春期的年轻伙伴和每隔27年就会出来作妖的小丑斗智斗勇的故事,简介听上去略显俗套,但无论是剧情的跌宕起伏还是电影里恐怖画面的呈现,都让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念念不忘。也或许是这个故事太过恐怖,就连原著作者斯蒂芬金自己都表示,他再也不要写这样的东西了。
电影的英文名是《IT》,直译成中文就是《它》,而电影里的“它”到底是什么?
让我们先简要的回顾一下电影情节。
电影一开始,一个小男孩正在雨中奔跑,他穿着一件黄色的雨衣,与身后看起来阴森恐怖的小镇格格不入,男孩跑到路边,兴奋的将哥哥做给自己的纸船放进路旁的排水沟里,画面一转,纸船顺着排水沟,一路漂进了下水道。
男孩想把纸船弄回来,当他看向下水道时,一个叫潘尼怀斯的小丑出现了。小丑用交朋友这样的说辞加以引诱,当男孩慢慢放下警惕,走近排水沟时,小丑一口咬掉了他的胳膊,把他拖入了下水道。
这个片段估计是很多观众的梦魇了,男孩拖着断臂在雨水中艰难地爬行,却仍被小丑拖走的镜头,曾一度让笔者在好几个雨夜都吓得睡不着觉。
电影的背景是年美国一个虚构的小镇上,小男孩的哥哥比尔无法从失去弟弟的伤痛里走出来,而他的父母和其他成年人却似乎很快摆脱了痛苦,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故事,就在这样一个看似平静的氛围中拉开了帷幕。
比尔有6个在旁人眼中有些“另类”的伙伴,他们中有的正遭遇着校园欺凌、有的因为肥胖和肤色倍受歧视、有的在强迫症母亲的管教下变得暴躁和洁癖,还有的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中被迫性早熟,7个人组成了一个“失败者联盟”,决定调查比尔弟弟失踪的真相。
寻找真相的过程艰难并恐怖,小丑为了打乱他们的计划,分别对每个人采取了攻势,而作为观众,我也在此时终于明白了小丑所代表的“它”到底是什么?
“它”,是源自于人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小丑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变成每个人心中最惧怕的东西。
(前方高能预警!)
比尔因自己制作的纸船导致弟弟失踪而心怀愧疚,所以他见到了向他哭喊的弟弟。
唯一的女孩贝弗利,影片中多次暗示她差点被自己的父亲性侵,所以她最害怕的是她的父亲。
黑人迈克永远忘不了他父母被烧死的那一幕,所以他在破旧的车库里看到了门后伸出的烧焦的手。
本害怕那个被斩首的人,理查德害怕小丑满嘴的尖牙,斯坦利害怕恐怖的油画,而患有严重洁癖的艾迪,则看到了一个麻风病人。
小丑是每个人心中最深的恐惧,面对恐惧,小团体也想过退缩和放弃,但团队的力量和伙伴们之间的理解和温暖,让他们在相互鼓励中又重拾信心。
电影中有个可怕的设定,只有孩子才能看到小丑潘尼怀斯,成年人看不到,也感受不到孩子的无助和正在面临的危险,他们只会觉得自己的孩子疯了。
因为百年前的诅咒,每隔27年,小镇上就会有儿童莫名失踪或死亡,大人们却都选择了无动于衷,而那些经历过恐惧却长大的成年人,则会在这27年中逐渐忘记自己的过去,也忘记自己曾经面临的危险和恐惧。
小丑曾对七位小主角说,你们可以逃离这里,就不会再受到伤害。
但孩子们拒绝了,他们选择战斗到底。
孩子们不再害怕小丑了吗?
他们或许仍然惧怕,但在影片结尾,他们已拥有了直面自己内心的勇气。
恐惧本身,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幻象。战胜恐惧,也就是战胜自己的内心。
而小丑所需要吸食的就是孩子们的恐惧,孩子们越害怕,它越喜欢。所以当比尔不再口吃,勇敢的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大声的告诉小丑不再怕它,小丑便失去了散播恐惧的力量。
虽然困扰城镇的诅咒依然存在,小丑还会再次苏醒,但孩子们约定27年后无论自己身在何处,都一定会回到这个镇上,再一次与小丑对抗。
今天的电影解析就分享到这里啦,如果你看过这部经典的恐怖电影,请在评论区一起讨论吧~
(本文配图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