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贾宝玉挨打一事,林黛玉可谓是牵肠挂肚,无论如何都放不下。除了当时哭得两眼肿胀之外,便时常在远处遥望着怡红院。一方面,她克制自己不接近贾宝玉,以免引起嫌疑;另一方面,她又克制不住自己,要去关心贾宝玉。
当她看见薛宝钗哭得双眼红肿,却又忍不住出言调侃,揶揄薛宝钗。即知道“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自己却哭得比谁都情切。
当她看到一起又一起的人去怡红院探望,不免又勾起自己父母双亡,有无兄弟姐妹,落得寄人篱下,茕茕独立,形影相吊的境况,想到了“有父母的人的好处”,自怜自艾,哀叹不已。
在这里,读者可以看到林黛玉个性中的两个方面,也可以说是她的气质倾向和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一面是多愁善感,另一面是尖酸刻薄。从这两点入手来回溯林黛玉性格形成原因,使人们能更好的了解其为人。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自我意识的问题。这主要联系到林黛玉是如何看待她自己和她生存其间的世界的关系。这就避免不了要对林黛玉的身世有所回顾。
林黛玉家庭出身清贵,父母双方的家庭背景都系世家大族,父亲又是“前科探花”,不仅清贵,而且风流。在《红楼梦》所有的几个女孩子里,除了贾惜春和史湘云作为嫡出长女能与林黛玉比肩,其他,包括薛宝钗都与她相去甚远。
她的出身,加上她自身姿容出众,才情超迈,自信成了林黛玉自我意识最初的胚胎,为她的人格塑造奠定了基调。而把这个胚胎催熟的,却是她人生的不幸和她与贾宝玉之间超出一般意义的情感联系之间所发生的冲突。
对于人性的分析,很难回避其本身的神秘性,除了人的社会性,人生来的气质禀赋是至关重要的。林黛玉的敏感,源自于她天生感受力的敏锐。这一点就像贾宝玉“从小儿这么样细心的人”,他们都善于捕捉人们内心情态的细微变化,又善于联想,以至于衍生诸多猜疑。
林黛玉父母双亡和寄人篱下的生活现实又无时无刻不在加强她的这一种天性,使得她多疑成性,多思多想。而另一方面,她生就一种精神洁癖。或者是家世渊源的清贵,或者是如同贾宝玉一样对社会上种种现象的抵触,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总之林黛玉和贾宝玉一样是十分抗拒当时的世俗生活的。所以大观园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从林黛玉的精神洁癖,可以想见她内心的正直。她虽不像晴雯一样表现得粗鲁莽撞,使人难以接受,但其尖刻实比晴雯更甚。这是林黛玉才情的另一面表现形式。“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也不是,喜欢也不是。”话虽如此,但谁又能坦然忍受!所以,人人都知道她“心又细,嘴里又尖刻”。
便如此回,她讽刺薛宝钗的话,不仅尖刻,又有其灵动。此时的林黛玉实不喜欢薛宝钗,不仅因为有“金玉良缘”的缘故,更是因为她认为薛宝钗“藏奸”。林黛玉后来坦然向薛宝钗承认自己对她一直有成见,既是她的成长使她变得宽容,也足见林黛玉内心光明,实不负“花中君子”之名。
而林黛玉能认识到薛宝钗藏奸,更可见她观察推断的敏锐细致。当然,公平地说,薛宝钗的见识作为也远胜于“藏奸”,但也终究脱不了“藏奸”的嫌疑。
贾惜春说“林姐姐这么样一个聪明人,却总也瞧不破,一点半点就认起真来。”贾惜春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为她从来就没有感受过父母亲人的疼爱,更没有机会体验心意相通的灵*相契的情感。
可林黛玉却都得到了,在家时,她一人独享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