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准高三的你有没有这种经历:
问异性学霸讲题,学霸讲题时不经意间一个眨眼睛就让你觉得ta对你有意思;
总觉得老师的某句带有讽刺的话是专门针对你的;
总觉得之前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现在有意疏远你,她和别人的悄悄话都像是在议论自己。
其实现实什么也没有发生,自己心中却跟上演一场大戏似的,因为想太多导致心累。
这就是精神内耗,一个*害自己最严重的习惯。
01什么是精神内耗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有思想固然好,但是就怕浮想联翩,胡思乱想。据调查,全球有62%的人处于精神内耗的状态,性格内向的人居多。
胡思乱想的时候,即使什么都没干,依然会让我们感到疲惫,俗称:心累。
02精神内耗形成的原因完美主义又叫做精神洁癖。
比如现在暑假,有同学因为早上错过闹钟就十分懊悔,觉得那些早起的同学比自己多学了好多东西,好像错过闹钟就像是错过了一个世纪一样。
楠姐觉得与其在懊恼中精神内耗,倒不如选择善待自己,就当给自己放个“小假”好好休息下,今天白天要更加努力来配得上这个“小假”
不够自信老师讲课时,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有些题不得不跳过去,当老师问这道题需要讲不需要的时候,你不会,但是你没有勇气说我不会,你怕说出来大家嘲笑你,或者你怕说出来老师说你问得没价值。
你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学习交给别人决定呢?我们都是为自己而学习,老师是大家的老师,自己不会当然有权力问啊!
压力大压力大是造成精神内耗的因素中最危险的。高三本就会受到来自升学的巨大压力,而且大家平时时间又都给了学习,完全没有缓解压力的档期!
特别是男生自尊心比较强,当压力大时往往会选择自己扛下,把焦虑,抑郁的坏情绪都揽给自己,也因此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内耗。
爱情因素高中,大家都处在十八九的情窦初开的年龄,好多同学尤其是女生最为敏感,一个暗恋男孩的回眸,都能够联想出一部言情小说。
随着高考时间的逼近,大家心理会有各种各样的猜想,猜想对方是不是对自己有意思,或者猜想对方是不是有其他喜欢的人了,这些猜想就像在心里撕扯了一个打结了的线团,越扯越紧,消耗心志。
03如何走出精神内耗既然精神内耗如此麻烦,我们应该怎样拜托它呢?楠姐总结了5个实用的办法,接下来的内容是重中之重!
降低心理预期主观上不给自己过高的目标,在行动过程中就不会有那么高的压力。
就像在考试时,如果总想着自己这次一定要考多少分,不仅在答题时自己会背负巨大的压力。一旦自己有几道题不会“完了!这次达不到目标了!”紧接着考试就受影响了。
将目标细化成多个小目标,细化的标准是当下立刻就能执行,并且设置一个时间限制,例如
大目标:下次月考数学一定要提升20分。
小目标:每天刷20道数学题,2小时内完成。
小目标的难度要低,以便执行时不会拖延。不知不觉,你就会发现大目标已经被自己拿下了。
找到压力的根源高三学生都会有压力的,既然不能改变外界紧张的环境,为什么不改变自己呢?把压力的根源找出来,然后就行疏导。
如果你觉得自己刷题有难度,为什么不等一轮复习结束再刷题呢;如果你觉得与人交友有压力,因为高三时间紧,根本没有时间去经营自己的友情,学姐想告诉你,现在大家最主要的是学习,其他的事情,只要自己不将就就行。
不要太敏感喜欢胡思乱想的人几乎都是高敏感人格,而高敏感人格几乎都是怀疑主义者,通常都具有深度思考的潜力。
胡思乱想和深度思考之间就差一层窗户纸而已,胡思乱想就像精神世界长满荒草,而深度思考就是打理荒草成为参天大树的过程。
当发现自己开始胡思乱想或者已经开始胡思乱想时,立刻小声对自己说:这没什么,我现在开始学习就好了,如果学不进去,下课就去操场上跑圈,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你这样暗示自己,很快就会让这种胡思乱想变成一种生活的警惕,而不是精神内耗。
带着症状生活曾经一个心理咨询师告诉楠姐:带着问题去寻求帮助一般都得不到解决,而心理医生教你的是让你接受现状,从而“放弃治疗”。
很多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如果等所有问题都解决完了再去学习,那时候高考就结束了。
接受“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你就与问题达成了和解,带着镣铐跳舞,你注定出众!
04写在最后精神内耗就是两个自己对抗,最好的做法就是停止内耗,活在当下,接纳自己,不要熬夜,即使是为了学习,也不要睡太晚,因为休息不好,最容易胡思乱想,造成精神内耗。
高三啦,记住学姐三句话:多做运动,好好休息,专心学习,不要想太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