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音频可听师父声音
师父说,
一、无明。 二、行。 三、识。 四、名色。 五、六入。 六、触。 七、受。 八、爱。 九、取。 十、有。 十一、生。 十二、老死。
十二因缘法: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今天来细说这十二因缘法,《大集经》云:云何名为观于无明。先观中阴。于父母所生贪爱心。爱因缘故四大和合。精血二渧。合成一渧。大如豆子。名歌罗逻。是歌罗逻有三事。一命二识三燸。过去世中。业缘果报。无有作者。及以受者。初息出入。是名无明。歌罗逻时。气息入出者。有二种道。所谓随母气息上下。七日一变。息入出者名为寿命。是名风道。不臭不烂。是名为燸。是中心意。名之为识。善男子若有欲得辟支佛。当观如是十二因缘。
什么意思呢?
就是关于无明,佛法把无明分成两种:
一种叫“一念无明”。
一种叫“无始无明”。
这个一念无明,和我们凡夫众生有关系的,我们凡夫起心动念,都是无明。一念不觉即是无明,无明的反面就是光明。光明代表清净清楚,明明白白,所以诸佛如来断尽所有的无明而成就佛道。所以无明代表愚痴黑暗,代表障碍。
我打个比方说吧!蓝蓝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明媚,彻天透地,叫做“明”。相反,万里乌云,遮天蔽日,看不见天空,看不见阳光,一片黑暗,叫做无明。这是个比喻,说明无明。
有乌云在,遮住了天空,障碍了视线,什么也看不见,就好比是无明,因为我们有无明盖住自性,看不见事实真相,不明白道理,就是因为有无明。所以无明是障碍,无明是烦恼惑。有无明惑在,就会产生错误的知见,因错误的知见而造业,造业就要受报,往往还觉得自己很聪明。
比如说众生见贪便宜,起贪心,这叫一念,起心动念,就成无明。起贪心后,得了机会,去下手偷东西,得了好处,自己还觉得自己很聪明,别人没有得到,都不如我,他们很笨很蠢,这就是无明。这个无明障蔽了自性,起贪心偷到手了,果报是落三恶道受苦。因为有无明障蔽,这个业因果报他看不到,这就是无明。
诸佛菩萨因为通过修行破除了无明,没有了障碍,看什么都是了了分明的,前因后果看得是清清楚楚,如观自己掌中纹一样清楚明了,而且丝毫不会差。这就是诸佛菩萨的智慧,所以众生三世因果唯有佛陀看得最清楚明了了。
这是“一念无明”,那么“无始无明”呢?
这无始无明,我们凡夫众生还没有明心见性,因此根本不知道它,如果不是佛出世把它说出来,凡夫众生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始无明,是极其微细的,不是明心见性的圣人,是无法见到它的,也无法感知它的存在。
圆教初住位次的菩萨,就明心见性了。见性成佛,成就分证法身佛。所以这样的菩萨,修行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破除二分无明,便证二分法身。等到了等觉菩萨位时,还剩下最后一品无明未破,这最后一品无明,就是“生相无明”。这个生相,也是无明,等到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也破除了,就是破法执了,心里极其清净,清净到了究竟圆满,因此证得妙觉,妙觉就是佛位。
这是从圆教说的,几乎跟我们凡夫众生没关系,没那个境界啊!从藏教立场说,什么是无明?就是无所明了,什么也不明了。
无明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比较儒雅的说,就是愚痴。那么说的露骨一点,就是淫欲心。
比如说:男子追求女子,或者女子追求男子,你若问他/她,你为什么要追求他/她呢?会回答说:因为他/她漂亮英俊,所以我很爱他/她。
再进一步追问:你为什么要爱他/她呢?他/她哪个地方可爱了?
结果往深的去问来问去,最后他/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了,既然不知道,还要去追,这就是无明。如摩登伽女爱阿难,爱得死去活来。佛问她你爱阿难哪一点啊?她说爱阿难的眼睛鼻子等等,说了一通。佛陀叫比丘把阿难的洗澡水端出来,叫她喝下去,结果她不肯喝了。佛陀说你不是很爱阿难吗?这洗澡水也是阿难的一部分啊?眼睛里的眼屎,鼻子里的鼻屎,耳朵里的耳屎,嘴巴里的痰液,都是阿难的一部分啊!你应该喝了它才对啊!
所以什么你爱我、我爱你的,可到底爱他/她的什么呢?仔细分析追问下去,最后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爱他/她了?这就是无明。也可以说是莫名其妙,在莫名其妙的情形下,死也要往里钻。为什么呢?因为人为欲爱而生的,最后还要为欲爱而死啊。
古德说:“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苏醒几个悟?夜来铁汉自思量,成佛作祖由人做。”所以无论成佛做祖,或做生死凡夫,都是由人所成的,所以凡夫众生怎么生来的,就怎么死去。“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啊!不愿断绝生死轮回、反而愿意顺生死流,不愿意逆生死流而上,因为有无明。
昨天我去交水电费,楼下的人见到我就开始议论开了,年纪轻轻的,长的一表人才,却作出这样的事来,他们指我出家的事。
我问他们,你们信不信*神?说,信。既然信*神,为什么不信前世后世生死轮回?说,看不见。我说明天的太阳会从东方升起来,你信不信?说,这个信。我说你们看见了吗?看不见不等于不存在。无线电波你看见了吗?手机信号你看见了吗?看不见就不存在了吗?说我无理说个理来,唉!孺子不可教也。没善根的人,沟通都是费口舌。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无明嘛!有了“无明”之后,就有“行为”。什么行为?就是男女的性行为,因为不明,就要造业起颠倒心。颠倒之后,就有这种问题发生,发生之后,就有了“识”。有“识”便有“名色”。有了“名色”之后,便生“六入”。六根具全,十月胎满,出生于人间,便有“触”的感觉,能分别冷暖软硬。有了感“触”之后,便生“受”的作用,在顺境知道快乐,在逆境知道痛苦。随时随地生起“爱憎”的感情。有了“受”之心,便生一种“爱”染心。有了“爱”染心,就生出自私心,要占为己有,贪恋财色,生出种种的欲望,就想尽方法,把它“取”来。据为己有,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因此,造尽不清净的身口意三业。
说到这里有问题来了,无明从哪里来的?到底是有无明?还是没有无明?佛在《圆觉经》上并没正面回答,只用了一个比喻说明。比如,我们的眼睛患病,看到空中出现一朵花。试问:这个幻觉中的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是谁创造的呢?有没有花呢?根本就没有,只是你眼睛有毛病,才出现了幻觉嘛。根本没有的东西,你说它是怎么出现的,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它是有还是无呢?这都是假名安立的。故佛说:一切法由心想生。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一切众生实是本来清净,那为何会有一念无明妄动呢?那一念无明从哪里来的?无明是有因?还是无因?
经教正解,有一比喻,比喻我们在入睡时突然做了一个梦,你说这个梦是因为什么做的呢?似乎没有原因,什么时间做的呢?也不知道。梦的过程中,我们不知道是在做梦,把一切梦境里的一切相,当成了真实的,这时候我们就在“无明”中了,也就是“迷”,知道是梦就是“觉”。
这样好像还不足以解决我们的问题,佛早已为我们说的很明白了,那就是为我们说了十二因缘法。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看图表。
为什么有无明?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因贪嗔痴惑而起无明,无明缘行,起心动念,一切行为所造作的善恶业,即无明缘“行”。
那么“行”是怎么来的?行缘识而受报,因“行”所造的善恶业,被业力所驱使来投胎,即行缘识。
那么“识”是怎么来的?识缘名色,色即是形体,有好坏美丑香臭,“名色”由于六根对名色起贪爱,由于一念贪爱染心,投入母体为名,即父母精血成的胎儿,成胎后为色。神识刚入胎的中间有五位:谓羯刺蓝、頞部昙、闭尸、键南、钵罗奢佉,是名色位。指父精母血初和合凝结者。
羯剌蓝:为胚、胎的意思,意译作凝滑、和合、杂秽、胞胎、膜。就是神识刚入胎的时候像一滴牛奶一样的东西,为胎内五位之一。投胎后七天一个状态。
頞部昙:此云疱。状如疮疱,胎二七日。就是入胎第二个七天,胎长成疱的形状了。
闭尸位:又作蔽尸、萆尸。意译为凝结、肉段。指第三个七日间位,这个时候胎长软肉了。
键南位:又作健男、羯南。意译为凝厚、硬肉。指第四个七日间。入胎第四个七天后,胎长硬肉了。
罗奢佉位:意译为支节、枝枝。乃手足已形成之位。入胎第五个七天,手足,支节,五官都长出来了。
受胎后经这五个七日位至第三十八个七日就要出生了。这是受胎的五个阶段,所以成胎后名为色。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人的六根就成形了,即识缘名色。
“六入”从名色以后,至第六个七日,名发毛爪齿位。再到第七七日,名根位,就是六根开张了,有入六尘之用,所以叫六入。
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从六入以后,六入依什么而来?
六入缘“触”,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接触,接触好的舒服的就很高兴,接触不好的不舒服的就哇哇哭,是一个直觉反应。尘和合而成触。即六入缘触。就是出胎以后,渐渐长大了,六根触对六尘,还不能完全了知生苦乐想,所以名为触。
从触以后,渐渐长大到五六至十一二岁的时候,六根对六尘境界,能领受前面生苦乐好恶等事,虽然能了别了,还未能起淫贪之心,所以触缘“受”。受即领受、感知,感受到冷热温暖的境界。遇到违缘和顺缘二种境界时,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受”。即触缘受。
有了触受以后,贪“爱”就跟着来了,所以受缘“爱”,爱即贪爱。从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时,贪于种种胜妙资具及淫欲等境界。于五欲六尘的境界,心里面生起贪爱,对境所生起的一种贪爱心,即受缘爱。
有了爱以后,就会进行下一步动作,所以爱缘“取”,取即妄取,追取。
渐渐长大了贪欲就转盛了,于五欲境界,开始四方追求。遇到喜欢的乐境界,就念念去贪取,必定会尽心竭力的去取到手。如果遇到所憎恶的苦境界时,又念念厌离,必定会千方百计的去除。此即为爱染欲境界的一种趋求,即爱缘取。
得到手之后,就是“有”了,所以取缘“有”。有即业,于取得的诸境界,起善恶业。造善恶业,就产生善恶因果。所以“有”即有因有果,由前际因(爱取),生后际果(生老死)。
造了善恶业,就随善恶业力牵引,于三界六道里生死轮回。此为所作善恶业力,感果报的,一种宇宙自然因果规律。所以取缘有。自从有了善恶业后,从现世善恶之业,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所以名为“生”。故有缘“生”,生即受生。
以现在所作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三界六道里受生,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业力牵引。来世受生以后,受五阴之身,所以生缘“老死”,即老病和死亡。
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叫作死。有生就有死,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生到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
所以十二因缘相续,无有穷尽,它形成一连串的因果。从生到死,死后再到受生,就是这一连串的流转门,凡夫众生就是走不出这个圈子。
十二因缘就是因为有无明,之后有“行”之造作,因为造作而入胎,故有入胎之识。因为入胎,名色就展开活动,它扩展、扩大,就产生了六入。胎儿的六根圆满后就出世,然后与外面的境界接触;根、尘、识和合产生触的心理,有了触就产生受。过去我们贪爱的业习就会引发出来,爱即生;爱加深就有取,使我们希求它再来、再有,就形成了有;有将来的业,促使我们再来生,再来死。
十二因缘的三世两重因果。
无明与行,是过去的因。
识、名色、六入、触、受,就是我们现在所受的果报。
我们现在有爱、取就会造业,是现在的因。
有了现在因,将来就有生、老、死,所以生,老死是未来果。
所以过去因是过去世。
现在果、现在因是现在世。
未来果是未来世,
总共有三世。
那么三世两重因果呢?
第一重因果,是过去因形成现在果。
第二重是现在因造成未来果。
所以十二因缘中有三世两重因果。
这就是告诉我们惑、业、苦的轮转,因为迷惑造业,所以要承受业报的苦果。我们在苦中又迷惑,迷惑又造业,造业又受苦,周而复始,永无休止。这就是生命轮回的链条——流转门,挣脱这个生死链条就出生死轮回了。
故佛法说无常、苦、空、无我,断除生死轮回。
那么怎样截断十二因缘生死流转门?
只要从现在不造新业,严持戒律,不迷惑,那现在的爱,取无明就断除了。觉悟过去所造的业,忏悔业障,就好像无根的树,再也生不起来了。若是没有无明了,行就没有了。行没有了,识就没有了。一直推到没有生,也就没有老死。所以经中说:“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
总的来说,没有“因”就没有“果”了。这样推下去,就变成了十二因缘还灭门。来看看德女和佛陀的一段对答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无明在哪里,无明从何而来”很多人喜欢追问的问题,“无明在哪里,无明从何而来?
德女白佛言:世尊!如无明内有不?佛言:不!
外有不?佛言:不!
内外有不?佛言:不!
世尊!是无明从先世来不?佛言:不!
从此世至后世不?佛言:不!
是无明有生者灭者不?佛言:不!
有一法定实性,是名无明不?佛言:不!
尔时,德女复白佛言:若无明无内,无外,亦无内外,不从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后世,亦无真实性者,云何从无明缘行乃至众苦集?世尊!譬如有树,若无根者,云何得生茎节枝叶华果?
佛言:诸法相虽空,凡夫无闻无智故,而于中生种种烦恼,烦恼因缘,作身、口、意业,业因缘作后身,身因缘受苦受乐。是中无有实作烦恼,亦无身、口、意业,亦无有受苦乐者。譬如幻师,幻作种种事,于汝意云何?是幻所作内有不?答言:不!
外有不?答言:不!
内外有不?答言:不!
从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后世不?答言:不!
幻所作有生者灭者不?答言:不!
实有一法是幻所作...?
五、多障众生念佛观。
所谓多障就是恶业障多,一心观佛之相好而对治清净。
一般人很奇怪的,不学佛、不修行反而没事,身体很健康,样样顺利,一学佛修行啊!身体就不好了,事不顺了,种种违缘接二连三的来了,障碍特别多。
以前有个师父没受大戒前,身体好的很,活蹦乱跳的。受完戒之后,天天身体出问题了,医院看病,做事也是这样的,做善事反而诸多不顺,做坏事却顺风顺水的。昨天晚上,正观居士帮忙去佛协办寺院的事,结果在路上摔的可惨了,鼻青脸肿的,嘴巴都歪了。这就是多障。
多障虽多,总的不出三大类:
第一种、昏沉暗塞障。
第二种、恶念思惟障。
第三种、境界逼迫障。
第一、昏沉暗塞障。
这就是什么呢!常有人说,我一诵经就昏沉睡觉,不诵经又精神的很。有时候念佛站着都能睡着,绕佛了眼睛也没睁开,有时候绕佛拐弯了,直接撞墙上去了。
这就是昏沉暗塞障,必须得对治。念佛观,观佛的相好庄严,观佛的三十二相,从无见顶相,肉髻相,白毫相,直到足底千辐轮相,观的一清二楚,便能对治昏沉。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为什么?因为我们没见过佛的三十二相啊!勉强的观出来而已,所以这个时候,不如一盆冷水来的痛快。从头浇透到底,彻底清醒了,这是我自己想的方法,可以个人选择。
第二、恶念思维障。
这是什么呢?众生业力很奇怪,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突然冒出个念头,想起曾经有人伤害过我,恨死他了。动恶念头的时候,恨不得要杀了他,甚至会动造作五逆十恶的坏念头。
这是很不好的现象。我之前经常动坏念头,在念佛绕佛的时候,突然冒出个要把三衣舍了的念头,突然很猛力,控制不住。这都是恶念头,动善念头还好了。
今天早上拜佛,拜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冒出上次一个居士因家人洁癖症怎么对治的念头。拜佛的时候,突然冒出不净观可以对治他家人的洁癖症,这个念头冒出来后,站在那里发呆了一会,佛都没拜了。
那么常动恶思维念头呢!须转恶念为善念,应观佛的报身,观佛有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十八不共法,这些名相要知道,三皈依里有详细介绍。观佛十八不共法可以对治恶念思维障。
第三、境界逼迫障。
前面是内心里生起的散乱,昏沉,这个是外境来找麻烦。不修行没事,一修行就生病。头痛,腹痛,腰痛,总之全身都不舒服了,或逢遇种种不如意事,人为来找麻烦。来毁谤的、来打骂的,种种逆境现前来折磨,就不能让你顺心用功修行做善事。
本来想去皈依,结果人来阻止了;想受戒,种种违缘来障碍了;想去寺院发心做事培福报,有人来障碍不让去。这个时候要观佛法身,法身光明遍照,观诸法空寂,观般若空性。这个比较难观了,所以还是要懂佛法,不懂佛法,一说不知咋回事,还咄咄有理。
今天去看寺院,那些所谓的学佛居士,还是帮忙管理寺院的,说拜忏要挂头名,因为他钱花的多。我告诉他,你得自己拜佛忏悔业障,拜八十八佛忏能灭五逆罪。他说我花了那么多钱请和尚拜,我花了钱你就得辛苦拜。我花了那么多钱,还要我拜这么辛苦,你拿钱干啊?
所以我在这边压力特别的大,这股恶风,咋纠正过来啊!都变成什么样子了。所以学佛不学教理很麻烦,以为钱是万能的,那么这些高深的道理,凡夫众生也不容易明白。
所以最浅显易懂的,就是修因果观了。知道因缘果报,所遭受种种的不顺,都是往昔所造的恶业,所以感今生的果报了。安心受报,随缘来消旧业,不复造新业。
当念南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念南无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所以多念佛,深信因果,正信佛法。常诵大乘经典,拜佛忏悔业障。
以上是五停心观,修行初步在五停心,哪方面的烦恼重,随一能对治。这五停心修好了都能入定。像不净观、数息观修成了,就能入定。
所以现在这个末法时期,连最基本的五停心都修不上去了,更别说后面的四念处了。修四念处,要在定中才能修起来。
怎么办啊?
靠自力出三界生死轮回,谈何容易啊?
所以从释迦如来到祖师大德,都处处劝念佛,仗佛力出三界生死轮回。所以这个念佛法门,一定要抓住不放。
万牛莫挽矣!
今天到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