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暑假即将来临,期末考试是同学们必经的考验,在备考期间你是否有些情绪紧张,并出现了以下一些症状?把桌面、抽屉整理得整整齐齐,不然就没有看书的欲望;一个知识点反反复复背了十来遍还不敢停下来,生怕漏了什么重要的内容;考试前一遍又一遍检查文具;交卷之前一定要反反复复检查一番。同学们不禁调侃自己,“我就是强迫症!我得去看病!”但真正的“强迫症”是这样吗?
“本期我们将邀请精神卫生系张晓晰老师为大家一一解答对于“强迫症”的疑问。”学生记者
什么是“强迫症”?
张晓晰
提起“强迫症”,可能同学们的第一反应是不以为然,“强迫症不就是处女座、洁癖、完美主义吗,感觉就是个人的生活习惯”。进而联系自身的行为:外出锁门总不放心,检查两次;手机电量一定要充到%;朋友圈必须要刷到上次刷到的位置;走路看见方块砖时,不能踩线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在这些情况下有人会不时调侃“自己简直是个强迫症”,好像证明“强迫症”也没什么可怕的地方。事实上,我们在浏览网页时,也经常会看到“逼死强迫症”“强迫症者慎入”“强迫症的福音”等一些标题的文章,其实大部分社交媒体上所描述的“强迫症”常常是被误读的,而这种误读远远低估了“强迫症”的危害性,也对真正的患者带来了误解和冒犯。
真正的“强迫症”患者承受着严重的焦虑和恐惧,那是常人难以体会的。“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是一种疾病,一种由生物、社会、心理等各方面因素参与形成的精神疾病。
其中强迫思维指的是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和强迫冲动等,表现为重复、持续出现的想法、冲动或想象,不能完全受主观意愿控制,患者体验到侵入性,对此感到讨厌,并遭受显著焦虑和精神痛苦。
而强迫行为是对原发的强迫怀疑的应答或反抗,因而称之为继发性强迫症状。
因此,我们同学在备考期的确表现出了一些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但要确诊为“强迫症”还需要进一步诊断。
学生记者
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强迫症”?
张晓晰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有强迫症状的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患有“强迫症”,那么正常人偶尔的强迫症状和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呢?
我们可以从强迫行为的时间长短、发生频率、是否带来困扰、有无心理反应等几个方面加以区分。
大多数同学们出现的强迫表现特点是:时间短暂、时有时无;表现轻,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没有主动去克制那些强迫的内容;并不觉得痛苦,没有治疗的愿望。
而真正的强迫症患者,一般符合以下特征:
①症状反复、重复的出现多次,更加频繁(平均每天超过一个小时)。且注意力总是集中在强迫行为上,想努力克服,但是克服不了,自然出现,不受控制。
②更加强烈(严重影响个体的学习和生活)。这些想法和行为一般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会导致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受损,比如总是将一瓶水拧开后,不管自己想不想喝都必须喝完,否则做不好其他事等。
③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带来更多的苦恼和焦虑(削弱了各项心理功能)。总是认为这种强迫行为非常不好,有想克制但又无力摆脱的感觉,患者在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和痛苦。
由此可以看出,“强迫症”和同学们偶尔出现的强迫症状是不一样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已经达到病态的程度,以及是否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痛苦的体验。
所以,同学们可以有偶尔的强迫思维和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强迫症”。
但如果你的强迫症状:①反复、刻板地出现;②这些想法和行为没有什么现实意义;③患者力图克制但又无力摆脱,请及早向医生咨询。
重要安全提示:强迫症的诊断是一个非常细化的流程和严格的过程,请同医院就诊咨询。
学生记者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得“强迫症”?
张晓晰
一般来说,“强迫症”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基础以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约2/3的“强迫症”患者病前即有强迫性人格,通常表现为做事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墨守成规,有条不素;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难以通融,固执而灵活性差;常有不安全感,为人处事唯恐发生疏忽或差错,经常检查或反思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拘泥细节,甚至生活顼事也要“程序化”。
负性情绪与生活事件包括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人际关系不佳,责任加重,家庭不和、亲人丧失和突然的惊吓等,也影响着强迫症状的产生和维持。
所以说,考试这种相对重大压力性事件,可能促使一些有着强迫型人格或遗传基础的同学更容易出现一些强迫症状,严重的话就可能诊断“强迫症”了。
学生记者
“强迫症”能治吗?
张晓晰
“强迫症”是可以治疗的。“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可以总结为“两条腿走路”——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在明确症状的基础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