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下毒洁癖政治宣传特朗普为什么爱吃快餐
TUhjnbcbe - 2021/5/6 21:50:00
安徽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339.html

▲点击观看倪瓒

倪瓒(~)

清代曾参与编撰《明史》的倪灿,说过一句话:每叹世人辄学云林,不知引镜自窥,何以为貌!

话虽刺耳,但细细回味,却也道出了一个事实:世间再无倪云林。

清代徐璋绘《倪瓒像》

草茫茫秦汉陵阙,世代兴亡,却便似月影圆缺。山人家堆案图书,当窗松桂,满地薇蕨。

侯门深何须刺谒,白云自可怡悦。到如今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倪瓒《双调·折桂令》

元倪瓒江岸望山图.3x33.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大方到令人热泪盈眶

倪瓒是无锡富家子弟,他的祖上富甲一方,可以说是个富二代。

然而,倪瓒却不是个喜欢钱的人,他觉得做生意一点意思都没有,还是学习更有趣,人称“鲍谢才情”。

他的父叔皆以隐操著名,所以他遗传了这一性格,甘愿做个隐士,元代文人张雨曾经说他“子有丘壑趣,文弱与时背。”

看来倪瓒有个自由的灵*。

元倪瓒水竹居图55.5x28.2cm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不仅别人如此评价他,倪瓒也给自己取了外号:懒瓒、倪迂……或许也是一种自嘲吧。可能是从小就在富人家长大,倪瓒从来不把钱当回事,即便是自己穷的时候,也愿意散尽家财、倾情奉献。倪瓒有个老师叫王文友,文友死后,倪瓒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把他体面地下葬,而不计较花费。晚年,倪瓒为田业所累,便干脆卖自己的田宅,得到的钱尽教散赠给亲朋好友。这样看来,倪瓒是真的慷慨。不过,看似完美的倪瓒也有个毛病,那就是洁癖。

元倪瓒容膝斋图74.7x35.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连家里的树都不放过

首先是那非同一般的厕所,建造时,他不仅用料讲究,构造还十分独特:那是一座空中楼阁,用香木搭建而成,高楼下是一个向上敞口的木格子,里面装满了鹅毛。每当倪瓒需要如厕时,都得先爬到高楼上,谓之“凡便下,则鹅毛起覆之,不闻有秽气也”...(哇,好高级哦)朋友来访,与其品茗,待仆人打回泉水来,倪瓒吩咐道:提在身前的那桶水,拿来泡茶,后面的那桶拿去洗脚。朋友不解,追问原因。他说,前桶的水干净,所以用来泡茶,后面的水,怕是已被仆人的屁污染了,所以得拿去洗脚...(仆人:我真的好无辜)倪瓒每天都会安排仆人对庭院清理多遍,对重度洁癖者来说,这似乎可以理解,但每次还要将院中的梧桐树洗刷多遍就不好理解了...长此以往,梧桐树死了好几棵,甚至成了标本。不过,倪瓒乐此不疲,还专门画过《洗桐图》,写过《洗桐诗》。(梧桐: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是被洗澡洗死的)倪瓒怕不洁,因而少近女色,一辈子非常克制。传说有一次他看上了著名的歌姬赵买儿,让其留宿家中。当然,倪瓒先让赵买儿去洗了澡,洗完澡后,倪瓒闻闻摸摸,觉得有些异味,于是又让她去洗澡,结果洗了三四次,倪瓒还是觉得不干净。最后天亮了,这觉也没睡成——“东方既白,不复作巫山之梦。”(赵买儿:)现在看来,有没有觉得自己遇到的洁癖都是假的?

他家仆人的工作量一定很大

3.清高孤傲,脾气怪倪瓒年轻时,家境殷实,画画只是消遣和爱好,所以遇见志趣相投的人,赠画是常有的事,但对他眼中的“俗人”,则是重金不卖。元末农民起义*将领张士信曾派人送重礼给倪瓒,请他作画,心高气傲的倪瓒觉得受到了侮辱,大怒,说“我不是你们王府的画师!”然后撕绢退钱。张士信怀恨在心,一天在湖边相遇,便差人打了他。奇怪的是,张士信无论用什么招式,倪瓒自始至终都是一声不吭,张士信未得到他的求饶,只好作罢。后来旁人问倪瓒原因,他说,“我一张口便俗了”...如果这是倪瓒对“俗人”的不屑,那他对朋友的标准就更高了。一次客人来访,开始时气氛平和,后来倪瓒见其“言貌粗率”,突然大怒,直接给了对方一个大耳光,双方不欢而散。与他断交的,还有宋代皇室后裔赵行恕。倪瓒因其远道而来,特意拿出亲制的清泉白石茶招待,没想到赵行恕太过耿直,当场给这款茶一个差评,倪瓒驳斥道,“吾以子为王孙,故出此品,乃略不知风味,真俗物也”。随后,二人悍然绝交。

元倪瓒疏林远岫图72.9x37.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画坛里程碑,元四家之一这些都是关于倪瓒的趣事,并不是他成为“元四家”的基石,使他名留至今的当然还是那些高逸的山水画。实际上,看他的画,大致就可以了解这个人——在人生的后20年,倪瓒一直泛游太湖,他面对如此的优美景致,内心并没有太多波动,清净至极。无论是近处的枯树,还是远处的山峦,他都只用极少的笔墨,有些时候,甚至连一颗红色的印都不钤(多数印章都是后人所印),但却勾勒出了一位世外高人的遁世脱俗之感。《渔庄秋霁图》被认为是倪瓒的代表作,典型的“一水两岸”式构图,全画分近、中、远三景,近处是小小的土坡,上有6株高低不一的树,隔岸是两道山丘,中景为一片湖光,但倪瓒一笔未画,这也许正是他的用意所在——水无波纹,一片空明。

元倪瓒渔庄秋霁图上海博物馆藏

他的画,在元代并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但在知识界却享有很高的声誉。

倪瓒与*公望是相差32岁的忘年交,*公望用4年时间完成了经典的《富春山居图》,而在80岁高龄时,他用5年时间为倪瓒画了一幅《江山揽胜图》,可见他对倪瓒的喜爱。

元倪瓒古木幽篁图88.6x30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4.孤寂的晚年

年,倪瓒之妻蒋氏病逝,外加长子早逝、次子不孝,62岁的他内心极其苦闷,于两年后完成的《谿山图》比以往更加萧瑟空灵,那几棵枯树虽没有多少生机,却依然挺拔。

朱元璋建立明朝时,他67岁,鉴于其声望,朱元璋意图召他进京供职,倪瓒坚辞不赴,作诗云:“只傍清水不染尘”。

元倪瓒紫芝山房图80.5x34.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倪瓒的才情还不止于此,苏州著名古典园林狮子林也是在他的参与下最终完成造园,他不仅题诗作画,还绘有《狮子林图》一画。那年,倪瓒73岁(一年后病逝)。

至明代中期,倪瓒的画已被世人奉为至宝,富贵人家以有其画为幸事。后来,连印章达人乾隆都说:“元四大家,独云林格韵尤超。(倪瓒号云林)”

观倪瓒的画,可以感受到一种荒寒古寂、自然平淡的力量,这种力量不同于范宽,也不同于*公望,它亲切感人,没有任何压迫感。

元倪瓒松林亭子83.4cm×52.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End—

~欢迎点赞转发分享~

本文作者:致文堂承古

致文堂编辑出品

如果喜欢请尽情转发、点赞

商业用途转载请联系后台工作人员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下毒洁癖政治宣传特朗普为什么爱吃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