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什么才是自律的最高境界,恐怕就是一个人可以连自己去世的日子都定好了。
提前制定死亡时间,地点,方式,身后事的安排,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妥妥当当。
但当有人打破这个计划后,要怎么办呢?还要不要自杀了呢?
“按计划我已经死了,我不能再死一次。”
世上真的有这样的人吗?
电影《温暖的抱抱》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这样奇特的人。
一个有着重度强迫症和重度洁癖的音乐老师鲍抱,常常感到人生很孤单,经常一个人坐在阳台上,看着对面楼里的人欢声笑语,他也想和朋友们聊聊天,和爱的人一起做一顿晚饭,哪怕和一个人可以说说话都可以,但是都没有。
终于在长时间的内心挣扎后不堪忍受,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
就在鲍抱决定准点完成自己最后计划的当天,鲍抱与个性率真的宋温暖相遇了。
鲍抱第一次人生计划出现失误的时候,就是温暖的出现,她打破了他的计划,进入了他的人生,也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
一次撞车,人生发生了戏剧性转变,两个人开启了一段全新的人生,治愈了彼此。
影片主人公们的名字也是采用老套的谐音梗,常远饰演的男主叫鲍抱(抱抱),*饰演的女主叫宋温暖(送温暖),还有*饰演的贾医生(假医生),乔衫饰演的王为仁(枉为人)。
电影的剧情其实非常的俗套,内心世界都曾受到伤害的两个人,互相鼓励互相温暖,最后相爱。
说实话这类剧情实在是太多了,男女主相遇后治愈彼此,怎么那么简单就治愈好了呢,那么多年的问题靠一个月就治好了?
治愈这个主题其实是很难把握的,想要感动观众,首先就要接地气,可以夸张但不能脱离,要有能直达观众内心的痛点才会有效果,要戳中那个点,让大家有感同身受,然后再温暖观众,而不是随便上来就搞一大堆鸡汤,让人看着怪尴尬的。
电影里的笑点有时候也是挺尬的,强行卖笑,只能说鲍抱的强迫症和洁癖承包了几乎整部电影的笑点吧。
当温暖和鲍抱第一次喝酒,温暖喝醉后,鲍抱送她回家,看到床上熟睡的温暖,鲍抱在一旁一脸忍不住的样子,最后嘴里念叨着我忍不住了,虽然知道不会发生什么,我以为有着强迫症的鲍抱顶多给温暖盖被子,睡姿摆正,没想到出现的情节却更加好笑。
他给温暖的家全部打扫了一遍,东西摆的整整齐齐,把盆栽切齐,小摆件按颜色分类,就连口红都切的整整齐齐,是个女孩看到都要疯掉吧。
不过有的时候台词又莫名的土尬,什么“你有点怪,怪可爱的”,土味情话用到这里真的适合吗,我看到演员说的时候只感觉到了鸡皮疙瘩掉一地,引用李诚儒的那个名句“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很多情节都是为了推动故事的发展而发展,强行讲故事,而不是那种剧情让人看起来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感觉。
不过常远作为第一次执导电影,这部电影还是可以的吧,在及格的边缘了。
首先就是人设很鲜明立体,让人一下子就能记住,很有特点。
比如鲍抱,是一个有着重度强迫症和洁癖的人,家里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的装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有精准的时间安排,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生活,睡觉要戴浴帽,出门要穿同一色系的套装,有准确的出门时间和睡觉时间,甚至连放屁的时间都要精准到下午两点。
宋温暖的人设是一个永远对生活保持热情与期待的人,而影片则是通过她所生活的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她居住的地方像个大胡同,邻居们彼此认识,孩子成群追赶,楼下的足疗大姐天天逗趣,扯着嗓子隔空对话,她每天的生活会遇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充满着善意。所以,这里的宋温暖的性格也是大大咧咧,很可爱。
影片再有些细节上的把控还是可以的,比如鲍抱从一开始的全白色到中间过程的衣服逐渐花花起来,从木头脸到微笑出现再脸上。
还有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意象,就是象征着男女主的拥抱小人。
从一开始的按颜色摆正分开,到后面温暖把整理出来的唯一一只没有配对的白色小人,拿来跟另一只落单的红色小人拥抱在一起,鲍抱看着没有制止,其实他的内心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影片的立意其实很好,每个人也许就像是鲍抱一样,不会与他人相处,孤独、渴望被爱、想改变却力不从心,每天的生活一成不变,对于接触到的人也感到麻木,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感受生活,生活就像是一条平行线,一眼望到头。
但影片表现出来的感觉却还是欠缺,不够成熟,没有演绎出来这种孤独感,以及如何拯救这种现状,虽然给出了一个大方向:依靠爱的力量,但实际上的感觉就是说了就像没说一样的方法。
总体来说,是一部及格边缘的电影吧,起码在这部电影了几乎可以看到大部分开心麻花的成员,好像麻花成员的一次文艺汇演。
完
图片来源于电影《温暖的抱抱》喜欢请转发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