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安全屋是马路故事的全新版块。
以身边小事,说安全大事。
你之安全,我之所愿。
李晓芳是个有洁癖的三十岁女人。
因为洁癖,她有许多许多跟常人不一样的习惯。
比如坐公交即便车上空着,也不去坐车上的座位;再比如不喜欢吃火锅。
她觉得为了吃顿火锅,弄得一头一身的味儿,油腻腻的,不值得。
可如今的她却常常在睡梦中惊醒,看着身边熟睡的两岁儿子,心底涌起的后悔像潮水一样将自己淹没。
如果时间能够倒退,她无论如何都会第一时间走进那家火锅店。
毫不犹豫。
故事要从半年多前讲起。
七月份,一年中气温最高的阶段。
对这个干旱少雨的北方四线小城而言,炎炎夏日的概念,就是早上起床已经将近三十度、中午更是会高达三十八九度甚至四十度的离谱概念。
在这种即便坐着不动都会汗流浃背的日子里,焦虑烦躁是弥漫在人群中间的一种普遍情绪。
这样的天气对于洁癖严重的李晓芳而言,更是一种煎熬。
因为出汗多的原因,每天中午饭成为了她最不愿面对的一餐。
吃一顿饭,她最少要洗两遍澡。
第一遍是在做完饭后,第二遍是在吃完饭后,否则汗黏在身上,会让她觉得十分受不了。
所以在最热的那段时间,只要一到周末的中午,她都不愿做饭,而是和老公张涛一起,带着他们刚一周岁半的儿子张子睿出去吃。
他们家附近有一家比较大的商场,开车大概十分钟不到。
商场面积很大,里面的冷气开得也很足。
商场的五、六两层是吃饭的地方,各大品牌的餐饮连锁应有尽有,每个礼拜吃两家,差不多吃上两个月都能不重样。
不过还是因为洁癖的原因,李晓芳从来不去商场六层的那家火锅店,虽然她的老公张涛是个重度火锅爱好者。
但是七月中旬的这个周末,小城的气温达到了令人发指的高度。
天空晴得发白,太阳无遮无拦地炙烤着大地,马路上的柏油都被晒得变软发粘。
眼看到了中午,李晓芳像往常一样收拾停当,换好了衣服鞋子,抱着儿子张子睿准备下楼的时候,发现老公张涛竟然还坐在电脑前玩着吃鸡游戏。
当时她就有些火大,提高嗓门吼了张涛一次,说他也不看看都几点了,难道中午不准备吃饭了吗?
毕竟已经好几年的夫妻,张涛自然知道李晓芳的脾气不大好,于是赶紧退了游戏,胡乱套了件T恤,和他们母子二人去了地库开车。
很快顶着烈日来到商场,车子一进地库,夫妻二人立马就感受到和外面的气温一样火热的拥挤程度。
放眼望去,所有的车位上的车位感应指示全都是红灯,甚至很多车主直接就把车停在了车道上。
即便有保安在指挥,但后面依然有车子源源不断地开进来。
整个地库充斥着掺杂了无数汽车尾气的燥热潮湿空气,以及汽车轮胎和环氧地坪材质的地面摩擦发出的尖锐吱吱声。
坐在后座的李晓芳眉头皱了起来:今天怎么出来吃饭的人这么多啊?
看这地库的热闹劲儿,楼上商场里吃饭的人肯定也少不了。
在地库里转悠了好几圈,花了将近二十分钟,张涛终于等到有人开车离开,为自己腾出了宝贵的车位。
停好车,洁癖的李晓芳对空气质量的忍耐也已经到了极限。
赶紧抱着孩子下车,她和张涛乘电梯直接来到了五楼。
按他们上周的计划,这周该吃五楼的那家烤鱼了。
可是随着电梯门一开,李晓芳再一次大吃一惊。
商场里的人熙熙攘攘,等位吃饭的的队伍几乎都要排到电梯门口了。
洁癖让李晓芳本能地回避这种人太多的场景。
因为无论是人群散发出来的热气和汗味,还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潜在细菌,都让她感到如芒在背。
她皱着眉头对张涛说人太多了,要不然去六楼看看吧。
张涛接过了孩子,跟着她从电梯间旁边的楼梯爬上了六楼。
六楼的人确实要比五楼少了许多,但是跟平时相比,仍然是多了好几倍。
每家店的门口都有一大帮等位的人群,除了坐落在东北角的那家火锅店。
尽管服务员和店里的音响一起卖力地吆喝拉客,但是隔着透明的玻璃橱窗,还是能看到店里没有坐满。
这么热的天气,吃火锅确实是一种勇气。
根据其他店门口的那些等位的人群来看,最快的估计也得等上半个多小时。
张子睿在李晓芳的精心调教之下,他的的午休时间是非常固定的,基本上是到点儿就睡。
如果多等上半小时的话,这顿饭肯定吃不完孩子就困了,所以张涛用商量的口气,问李晓芳能不能去吃个火锅算了。
张涛的理由是,那边不用排队,赶紧吃完赶紧走,回家正好洗澡休息。
李晓芳没有答腔,张涛又说了一遍,声音比之前高了一些。
李晓芳终于爆发了。
她先是很坚决地说了好几遍“我不去!”,然后反问张涛难道他不知道自己从来不吃火锅么?
张涛也有些生气,反驳说火锅怎么了,不就是怕弄到头发衣服上有味儿么,回家洗洗不就结了嘛!
李晓芳看张涛竟然顶撞自己,于是开始指责张涛。
说他在家的时候就知道玩游戏,不知道早点出门,结果耽误了这么多时间!如果不是他太磨叽,也不至于最后连饭都吃不上。
张涛觉得李晓芳是在无理取闹。
他对李晓芳说自己十点半左右就催她赶紧收拾出门,因为考虑到今天气温高,可能出门吃饭的人会很多,但李晓芳却还是不慌不忙地花了一个多小时洗漱、化妆和换衣服。
到底是谁在耽误时间?
其实这些争吵对于夫妻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是接下来的一个状况就不正常了。
俩人拌着嘴,突然发现孩子不见了!
方才开始吵架的时候,李晓芳就把孩子从张涛怀里夺了过来。
张子睿虽然还小,但已经开始懂事儿了,他见大人争吵,于是挣扎着从李晓芳的怀里出溜到了地上。
李晓芳当时正顾着跟张涛理论,也没多想,下意识地就松开了拉着张子睿的手。
如今发现孩子消失在视野里,李晓芳当即就慌了,她只感到眼前一阵发黑,双腿也直发软。
声音也变成了哭腔,大喊了几声“孩子呢?”,然后就疯了一样地喊起张子睿的名字。
关键时刻,张涛作为男人还是比较镇定,他迅速回忆了一下孩子从妻子身上蹭下地时的情景,隐约记得他好像往火锅店的门口方向去了。
孩子特别喜欢气球,火锅店门口为了招徕生意,用气球扎了一个拱门,孩子可能是自己走进火锅店里去了。
他赶紧拉住李晓芳,指了指火锅店大门,率先冲了进去。
他满脑子都是孩子被人贩子抱走的画面,脑门上的汗水直往下淌。
“张子睿!”
“睿睿!”
夫妻俩大喊着,像是没头苍蝇一样在火锅店的餐桌之间来回乱撞,很快就引起了服务员的注意,忙上前问他们怎么了。
这时靠近门口坐的一桌人里站起一个戴着眼镜的四十来岁中年男人,让他们别喊了,然后问他们是不是在找孩子?
张涛低头一看,只见中年人手里拉着的,正是自己的儿子张子睿!
李晓芳猛地扑了上去,一把将孩子揽入了自己的怀里,接着飞快地把孩子抱起来,后退几步,急切地查看孩子的情况。
只见张子睿的脸上、鼻尖上都是麻酱的蘸料,嘴巴里还不停地咀嚼着什么。
中年男人脸色有些尴尬,赶紧跟张涛解释。
他告诉张涛,这孩子是自己一个人晃晃悠悠地走进火锅店的。
张涛连连点头,他知道,这全怪自己两口子拌嘴吵架、没人注意孩子。
张子睿一进门,他就被火锅的香气吸引,走到了距门口最近的那张桌子跟前,抬手去拉坐在最外面的那个人的裤腿。
那人正是戴眼镜的中年男子。
他以为张子睿是某一桌吃饭的夫妻带的孩子,没看住跑自己这边来了,怕他不小心摔了磕碰到,于是就把他抱了起来。
张子睿还不会说话,只是够着胳膊,嘴里嘟囔着要吃要吃。
中年男子觉得挺好玩儿,于是就喂了他一点清汤锅里涮好的肉片青菜之类的东西。
张涛听完原来是虚惊一场,忙不迭地跟中年男子说了几句谢谢,然后拉着李晓芳离开了火锅店。
突如其来的这么一场虚惊,夫妻俩自然谁也没有了吃饭的兴致,但是张子睿却一直在李晓芳的怀里踢腾翻扭,不停地用他稚嫩的嗓门啊啊地叫喊。
张涛跟李晓芳说他们俩不吃没问题,但孩子还饿着呢,不行去商场负一层的超市里给孩子买点东西吃。
李晓芳显得非常不耐烦,特没好气地冲他吼了一句吃什么吃,赶紧带孩子回家!在外面随便吃别人给的东西,万一吃出什么毛病来怎么办?
张涛知道这是她的洁癖又犯了。
别说孩子吃了陌生人喂的东西,就算是他们自己带孩子吃饭,餐具不先用开水烫一遍消*都不行。
李晓芳说这句话的时候,刚刚走到火锅店门口,正好被中年男子听到。
中年男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径直向李晓芳走来。
张涛一看,赶紧向中年男子解释,让他不要误会,自己爱人有洁癖,一时间说话不太注意,没有别的意思。
中年男子冲张涛摆摆手,说没有没有,喂孩子吃饭这事儿确实是自己做得欠妥。
而且他还向李晓芳说了对不起,并且让李晓芳千万别往心里去。
李晓芳也不是胡搅蛮缠的人,赶紧跟中年男子说没事的,都是自己刚才有些太激动了,说完也跟中年男子道了歉。
中年男子知道张涛夫妻都还没吃饭,于是说了句相请不如偶遇,接着热情邀请夫妻二人坐下来一起吃,交个朋友。
李晓芳想拒绝,但中年男子实在盛情难却,而且他已经让服务员在他们旁边新开了一桌,上了新的锅底和餐具。
再拒绝就显得有些过分了,于是李晓芳只好打破自己不吃火锅的习惯,坐了下来。
张涛自然是很高兴的,因为不但吃上了饭,而且还是自己喜欢的火锅,于是点了一堆肉和菜,准备大快朵颐。
然而,夫妻俩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火锅刚刚烧开,还没有吃到嘴里,就被一个突然出现在身后的人影端起,对着李晓芳母子兜头浇下!
尽管李晓芳关键时刻发现了危险,飞快地起身躲避,而且把孩子护在了自己的怀中,但是滚烫的火锅汤底还是透过夏天薄薄的衣裙,将自己和孩子烫伤。
而做出这一切的,居然是那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
话说简短,事发之后,张涛带着老婆孩子以医院。
因为李晓芳最后关头的及时躲避以及送医及时,最后母子二人都是二度烫伤,没有太严重的后果。
治疗的同时,张涛当然也报了警,事实清楚,伤害明显,警方毫不费力地抓获了施暴者,那个中年男子。
但在接下来法庭诉讼阶段,关于一些赔偿请求方面,中年男子的家人跟张涛夫妇产生了分歧。
对方希望让张涛夫妻少索一些赔偿,但李晓芳坚决不同意。
调解无效,双方僵持几天后,张涛找的律师,也是他的同学兼好友,有一天突然来到了他们家。
他把张涛和李晓芳叫到一起,跟他们说让他们适当放弃一些诉讼请求。
张涛惊讶,问律师这是为什么?
律师沉吟片刻,反问张涛说他有没有觉得那个中年男子很有问题?
张涛当然觉得那认有问题,因为其实那天中午李晓芳并没有说什么过激的话,但他却采取了最极端的行为。
张涛说这样的人肯定就是反社会人格,更应该把他法办,让法律给他应有的严惩。
律师摇摇头,接着说正因为对方是反社会人格,所以我才想让你不要把对方逼得太紧,因为他这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事都干得出来的。
最终,张涛夫妇还是放弃了一部分本属合理的赔偿请求。
因为,经过律师一番解释,他们才知道,自己在火锅店遇到的那个人,或者说跟他一样的一类人,是多么可怕。
那个中年男子是一个刑满释放的罪犯,故意伤害罪。
他伤害李晓芳母子的时候,刚刚出狱还不到一年时间。
律师告诉张涛,他通过关系了解了这个中年男子的背景和服役经历,发现他是那种很典型的“天生犯罪人”。
所谓的天生犯罪人,其实就是反社会人格。
这种学说最早是由意大利的犯罪学家龙勃罗梭于年最早提出的。
在他之前,一些著名的刑事古典学派专家都认为犯罪是理性的,是一个人任性的选择,目的是为了追求某种快乐。
但*医出身的龙勃罗梭在他的*医生涯中,在先后亲手解剖了多具因犯罪而被处以极刑的犯罪人尸体,考察了0多名犯人的头盖骨,并进行了病理解剖学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些他认为很典型的只有“天生犯罪人”才有的生理特征。
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的人,在生理、心理或体质等方面具有一些天生就有的、与正常人不同的特质或因素。
他认为,这些特质和因素决定这种人的犯罪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即天生犯罪人。
他还通过列举70多种促使犯罪遗传的特征,最后证实到:所谓的天生犯罪人,其实就是原始野蛮人的一些特质在这些人身上的返祖现象的反映和结果。
当然,龙勃罗梭的理论一问世,马上就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抨击和指责。
不过,后世的学者在针对诸多罪案的调查研究中,还是不断地发现了这一学说的科学和实际之处。
因为在犯罪实践当中,确实有相当比例的一些人,他们的犯罪许多时候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和目的,而且在犯罪后也没有任何的自责感,从不会忠实于任何人,整个人呈现一种非常典型的反社会人格障碍。
这些人对于正常社会而言,他们就像是走进人群的野兽,虽然他们也有着和人一样的外表,但人类社会的规则、道德和法律对他们而言完全没有意义,他们只凭借自己的欲望和冲动行事,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犯罪历史上许多著名的连环杀手,其实都是这种“天生犯罪人”的典型。
说白了,这样的人,就像是一个个定时炸弹,存在于我们身边,但仅凭面相,我们是不能把他们筛分出来的。
但是一旦我们正常的人“招惹”到了这些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对于普通的正常人而言,将会是一场难以言说的灾难。
比如最近火爆网络的“大连女子凌晨被殴打及猥亵案”,以及“顺德男子因自家狗被咬死,于是手持棍棒将金毛活活打死案”等事件的主角们。
我们在看到新闻、唏嘘人形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的是,很多人根本毫无人性。
只有兽性。
安全提示
1、一定要知道世界上有这类人群的存在
2、发现那种特别容易失控、歇斯底里的人,一定要远离他们
3、如果你看了此文,发现自己对号入座,请你一定要考虑冲动后果
写在最后:
马路安全屋是马路故事的新版块。
旨在通过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剖析安全隐患和漏洞,增强全民安全意识。
针对一些敏感或隐私等话题,故事会进行适当的半虚构处理。
可能有朋友本看完本期的故事之后,会觉得故事的主人公李晓芳“挺活该”的。
因为这女的也太自我了,活该她怎样怎样。
其实这种想法幼稚了。
因为她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我们其实都很自我,甚至自负。
而且你仔细审视自己,会发现我们每个人还会有许多这样那样的毛病。
人无完人,世界上本来也没有绝对的好人。
所以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其实一点也不足为怪。
因为这正是我们“自我”的一种体现。
我们都是和李晓芳一样的人,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这都不重要,毕竟这些都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小瑕疵,无伤大雅。
我们最应该害怕或躲避的,是那种真正的、天生的坏人。
然而令人失望甚至恐惧的是,我们其实并不知道哪些人是所谓的“天生犯罪人”。
他们的坏是骨子里的,并不会挂在脸上。
最忌讳的是,我们凭借自己的固有认知,认为这个世界的模样“应该是怎样”。
这才是最可怕的一种“自我”。
最后,恳请列位千万不要忘记点“在看”。
这么重要的安全知识点,一定要让你更多的朋友看到!
于人于己,这都是好事一桩。
若因此刚好提醒了正面临受骗或其他风险的朋友,则更是功德无量。
我为这轻轻一点,向你说声:多谢!
爱你们!
马路安全屋
时刻提醒你身边潜藏的危险与黑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