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媒体资深编辑,文林丰富的阅历让他对生活方式总是见解独到。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文林都是个温情又挑剔的人。温情,是因为他的视角总是人文化的。而挑别,则是因为他对「物」有极致的要求。
这「极致」不是说多华贵、多精致多限量,而依然是「人文化」的极致,就像这件「物」有没有让人感到舒适、有没有让人重新去定位和思考自己的生活。
曾经因为工作关系,文林一度频繁去日本。每次和搭档曲炜都会在工作之余采购不少生活器物,直到有一天两人感叹上海为什么没有可以买到日本手工艺人作品的店,于是便联合另外一位同样喜欢日本手工器物的朋友阿花,在上海开了家名叫荃二的生活杂货店。
荃二的风格就像文林他们三人日常生活的放大和延伸,来自日本的陶作家、木作家、玻璃作家以及铁作家的手工器物,全部都是按照他们自己购物的标准而进货,没有工业化量产的痕迹,各自带着素静质朴的气息想让人与它们长久相处。
文林说:「我一直认为好的器物会给生活带来美好的、平静的感受。」荃二就像一个客厅,他有时和朋友们在这里喝茶聊天,器物安静地相伴左右,不干扰他们的兴致,即便来了访客,也多是同道中人。
文林出版过一本《那些我睡过的床》,书的介绍是:「27家风格酒店的细腻体验。27段关于洁癖、瘾、恋物与美学的私旅行。」
这本书除了讲述了27家风格酒店外,也细致勾勒出了文林自己的性情。你会发现他有很多瘾,像是住巨鹿路是一种瘾,把手机设为繁体字是一种瘾,只听CD是一种瘾,在每个国家买《MONOCLE》是一种瘾,而久光百货是另一种瘾。
关于「洁癖」文林解释道:「洁癖是因为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必然是在有限的空间、物件以及人际关系中生活,所以生活应该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和什么样的人往来,用什么风格的东西,去什么地方消耗时间,这才是真实的自己。
当你的圈子越广你越容易生活在别人的生活中,而如果你需要的东西越多,你其实越像是生活在物件之中,而不是与生活用品处于一种健康的情感关系。所以这种与人、与物的『有限社交』,就是我所理解的每个人的洁癖。」
可能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取舍,文林获得了更多时间,可以专注在某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他总用苛刻又专情的目光扫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他知道哪些是美的、哪些是缺乏灵气的,对任何细节,他都能说出不屑或挚爱的理由。
Q:你在厦门和上海都生活了很长时间,但感觉你对厦门的感情好像更深。
文林:厦门城市的气氛決定了在那里生活过的人,很难没有归属感。相比较于大城市的精彩、热闹、忙碌,厦门这样的小型城市在生活的舒适度上确实会高出很多。
毕竟对我来说。从念大学到进入社会工作的前面几年,都是在厦门度过的,所以感情深是必然的。上海某种程度上只是为了满足某一阶段的虚荣心。
Q:比起和朋友们结伴而行,你认为一个人旅行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文林:能深刻一层认识自己,能把注意力放在周围陌生的环境上,因而能够多交上些新朋友。
Q:你好像从来不会冲动购物,每样东西都是经过思考、对比、评估价值才买下来的。
文林:我想,冲动购物的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因为你对自己的认知还不够清晰。你对自己生活的构架还不够健康。
我比较倾向于对生活所使用之物进行认真的评估筛选,精选每一样日常使用之物,不重复购物是一个重要原则,既环保,又可以通过与这些物件的长期相处而建立起某种有趣的情感,是特别舒服的。
Q:想通过「荃二」的存在表达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
文林:荃二的存在并不是有着非常强的商业考量,更多的时候它像我和搭档阿花、曲炜的私人会客室,我们和朋友的见面大多会约在那里,吃茶、喝酒、聊天,没有什么规条,当然也是在一定的时间段里会这样,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来的客人也都是有着相近气味的。
所以很容易交到朋友,这也是一种有限社交吧。我一直认为好的器物会给生活带来美好的、平静的感受,这是荃二试图呈现和表达的气氛。
edit
李蓓蓓
photo
iu-boom、小武
微博
荃二-限时好价-
知日单行本全网发售中《村上隆的艺术对谈集》点击下图查看本书介绍????-------------------------------〖点击图片,直达历史热门文章〗?日本人用了年,才真正烤好了串儿?「回归自然」是生活幸福的良药-------------------------------〖点击关键词,直达历史精选〗石田彻也/坂元裕二/谏山创/坂本龙一/树木希林/BGM之*/拉面/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源氏物语/东京/日本制造/优良设计奖/枯山水/樱花入*/是枝裕和/增田宗昭/茑屋书店/beams/昭和颜/日本酒/山口组/庵野秀明/脑洞/小野洋子/天明屋尚/火花/现代霓虹艺术力/上田义彦/冈崎京子/树木希林/杂志研究所/J-POP进化论/日式笑点/富士山攻略/工匠达人/喫茶店/字体设计/动画与卡通的区别/太宰治/是枝裕和/天野喜孝/川上量生/横滨玛丽/志村健/北野武/三谷幸喜/伦敦靴子/又吉直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