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喜欢下雨
若某个傍晚暴雨狂风
便是我来看你
再见,这个世界和我爱的人
——赵英俊
改版后第8篇,总第篇
(全文字,约占您8分钟光阴)
Hi
大家好!
我是增值教练沈谦谨
增值系统(创富养命法)研发人
抱歉,昨晚的文章“烂尾”了,码字码得太开心,忽然发现时间没了,只能仓促发表。接着,有了下面这些文字:
0.01:网民收入的真实性与舆论导向的把控
关于网民收入,真正想说的话是这些:
1、快科技: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仅三成网民月收入以上。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我国网民近10亿,4成网民月收入元以下。
在CNNIC看到下面这张图,应该是网民收入的原图。4成网民月收入元以下,说的应该是10.8+9.6+5.7+5.6+6.4=38.1这个百分比,3成网民月收入以上,说的应该是14.5+14.8=29.3这个百分比。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如何考究?还是说国家发布的就是权威,或者这么高科技的东西你不懂……就算两点都是吧。
再思考几个问题:
1、收入?应该是每个人的月流水吧?也就是现在信息透明到大家兜里有多少钱,国家都是知道的?细思极恐!
2、扣除了某呗、某条、某通、信某卡的钱没有?如果没有,那就是这个数据不包含负债?
3、十亿网民?算IP地址还是昵称,算BANK卡号还是身X证信息,重叠的如何计算?
4、也是最重要的:看到这些数据你兴奋吗?有没有当人上人的感觉?有没有花钱的冲动?
自从余某宝出现、红包提现收费、个人征信可以网络查询之后,99.%的人的经济在某些部门手里已经是一丝不挂,这是不争的事实。
自从疫情以来,经历了地摊经济、内循环,目的已经很明显了:刺激消费。
网民收入肯定不是第三波,但是引起大范围讨论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月收入,甚至以上的佼佼者,我就不相信你不兴奋,没有一点人上人的感觉,没有赶紧消费的冲动?
快过年了,跟着舆论走,会不会把钱包掏空了?最近年货节的销售直逼双十一,谁做的贡献?
当然,杨修当年就是多嘴死的,想多活几年的话,就只能简单剖析到这里了。
0.02:敞开与带团队上下同欲
很多人可能觉得很奇怪,这个平台整天写什么生意、生活、生命,神叨叨的,有意思吗?谁看啊?你是不是傻?
那么,这里顺带揭一下谜底:一把手敞开的程度决定了一个机构未来走多远!
中国人很大的一个毛病就是藏私。
赚点小钱,自己先买车买房。经济稍微上去了,什么话都敢说,什么劣根性都“坦荡荡”的显露出来,贪财好色、灯红酒绿、游山玩水、迷恋奢侈品……这些我都经历过。
最严重的是不把人当人,开个奥拓就当奥迪,吃个奥利奥就觉得像奥特曼,其他人都out了。借用上面的话题,自从月收入超过之后,人就开始飘了(其实哪个老板账上没有几万块钱流动资金?那能算收入吗?瞧把你能的)。
等到离心离德,团队散了,又开始装逼,烧香拜佛、布施撒币、装好人……这些我也都经历过。
问题是人格还能不能再分裂点?两头走都是极端,维持中道比较好!因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敞开,在《增值系统》之3:认知宇宙及简介(修订版)里我讲得很清楚,人生就生意、生活、生命三个方面,什么事都绕不开,不把这三个吃透,人生能好吗?
换句话说,这三方面不敞开,谁跟你干?
生意上:我的价值观取向是什么?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