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变态,我们的第一印象都是可怕、恐惧,让人听起来都不舒服。
当前生活节奏快速,很多人心理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内心产生了困惑,于是出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现象。
心理变态也叫“心理障碍”,是说一个人的知觉、思维、情感、智力、意念及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异常表现。
他们的行为和思考偏离了社会普遍认可的准则,总是不合常理或者有些阴暗。
很多心理变态者会发展到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地步,但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并不都是心理变态者。
心理变态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表现有重叠之处:冷漠、缺乏同情心,不会内疚和悔恨,漠视法律和习俗,可能有暴力倾向。
心理变态者中不乏一些表面友好随和,实际上是精神病态、反社会的人。
他们虽然缺乏情绪,但在成年后还能够比较好地融入社会。
心理变态的核心特质是冷酷无情,这多半是先天造成的。
人群中大概有1%的人是心理变态者,其中男性占多数。
心理变态者的可能犯罪率比常人要高,但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罪犯和冷血杀人狂。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仅以非常高功能的状态活着,而且还活得比常人要更成功。
大部分研究者认同心理变态的形成与遗传因素与环境教养的共同作用有关。
有证据显示某些形式的脑损伤会导致类似心理变态的症状,例如大脑的额叶受损会导致伤者出现与心理变态者相似的感情淡漠,易怒冲动并富有攻击性。
此外,环境教养也被认为是可能导致心理变态的因素之一。
虽然有观点认为心理变态是个体婴儿期与照料者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的结果,但是有些专家的观点却正好相反:很可能心理变态在幼儿期就缺乏形成依附关系的能力—他们无法形成依恋关系是心理变态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
总的来说,心理变态的形成是生物因素与环境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了大脑功能的生物基础以及个体基本的人格结构,而它反过来又影响了个体对生活经验和社会环境的反应方式与互动方式。
下面三种特殊的癖好,都是变态心理的一种。
嗜痛癖
嗜痛癖,心理学上是指喜欢并且享受身体疼痛带来的快感。痛觉,是机体受伤时产生的感觉,常常伴随着痛苦的情绪。但是少部分人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疼痛在心理上产生了快感,这往往与身体的病变有关,可能是长期的病痛的折磨,使得心理发生了异常,导致对疼痛的感觉产生了喜爱。
异食癖
异食癖,是指对人类不能吃或者根本不是食物的东西产生了爱吃的嗜好,这类人喜欢吃的东西常常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比如有报道喜欢吃头发的人,喜欢吃石头的人,他们的心理状态都是和常人有差异的。这种心理除了先天因素外,也有可能是在情绪极度压抑的情况下,吃了这些怪异东西,给他们带来了心理上的放松和愉悦,减缓消极情绪,因此造成了长期的怪异行为。
洁癖
提起洁癖,这是现在很多人都有的一种癖好,指的是一个人过分的爱干净并且产生了嗜好。讲究干净卫生是正确的,可以让我们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工作生活,但是过分的讲究卫生不但对自己有影响,还会给他人带来不便,洁癖的产生大多和一些不愉快的经历有关,或者是源自于强迫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