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我觉得有点儿苦哈哈的累哦。
因为一位家长,
不断催促我——
一定要搞清楚他家孩子到底哪几次作业没有交……
我理解家长认真管理孩子的苦心,
但也觉得这个要求很有些无聊,
我一拖再拖,
但这位负责的可敬的家长就是揪住不放。
于是我只有爬到校宝深处去,
把这孩子的没有交作业的诸多记录刨出来,
拍出图片,发给家长看。
实话实说,
我觉得我的时间被耽搁了。
管理孩子,我有两个重要的观点:
第一,重理不重“管”。
好孩子,从来不是管出来的。
而是“理”出来的。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管住学生吗?
不是!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管住自己。
教育不是立刻使学生让我满意,
而是让他自己确实有所成长。
教育如果不能引发学生真实的自我教育,
那就是单纯的管理主义。
管理的核心是秩序,
教育的核心是发展。
管理以约束为手段,
教育以自由为手段。
管理的目的是效率,
教育的目的是影响。
……
那么,什么是“理”呢?
尊重是“理”
爱是“理”
认同是“理”
接纳是“理”
相信是“理”
……
此中道理,以后慢慢说。
第二个观点,
我们做老师,做家长,
千万不要有教育洁癖。
所谓教育洁癖,
就是习惯性地随时随地举着一把巨大的标尺,
随时随地情不自禁地拿着这个“完美孩子”的标尺去衡量眼前的孩子。
一旦孩子不符合自己心中的标准了,
偏离这个标准了,
就要战斗到底,
战斗到彻底。
总之,
自己一定要赢!
就像这位家长朋友,
我觉得,潜意识里,
他就一定要赢。
他必须赢了孩子。
他得让孩子认识到:
儿子,你就是没有交作业,
你必须承认自己没有交作业!
没有交作业,就是没有好好学习,
你得认错!
但实话实说,
作为老师,
我没有这么紧张。
不交作业,
当然不是好行为。
但是,不交作业和不好好学习之间,
并没有绝对的逻辑关系。
因为这个认识,
我也登记孩子的不交作业行为,
我也追作业,
我也给不交作业的孩子打零分……
我绝不姑息这样的行为。
但是,
我内心并不固执。
当小孩儿,
谁没有欠过作业呢?
谁还能次次准时呢?
出差错了,
承担责任就好,
努力调整就好。
根本不用剑拔弩张,
非要追责到底。
《礼记》中说:
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管理孩子也是这样嘛。
啥都要搞得过于清楚,
动不动就要“量化”,
那就累了。
还好,最后,
我的家长朋友终于听取了我建议,
不再追究了。
模糊点儿就模糊点儿吧。
相信孩子,
老师和爸妈的那点儿道理,
他们是懂的。
只不过很多时候,
他们暂时没有力量做到罢了。
都轻易做到了,
还要学校干啥呢?
还要老师和爹妈干啥呢?
在不伤大雅的情况下,
放他们一马,
他们不会变坏的,
不会变懒的,
不会变差的。
不信你试试。
王君的百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