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立规矩剧场演出应牢记的9条后台须知
TUhjnbcbe - 2020/12/7 2:11:00

这些须知看似严酷苛刻,实则是充满着经验,是智慧和惨痛教训的结晶。

来源│Theater

作者│白水

在从事舞台管理的工作中,我发现很多人包括业内人士、演员、乐手、技术人员、行*人员并不知道一些后台常识。这可能和剧场传统的传承源头有关。中国的剧场传统很大部分来自戏园子,在经历话剧发展后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但是,这个体系和当今国际惯例之间却存在一些偏差,这种偏差在地方剧院尤其显著。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笔者所认为值得推崇的后台须知,这些须知有的看起来几乎是严酷的,不过一旦知道了它们背后的意义,就会油然地生出一股敬意来,它们看似严酷苛刻,实则是充满着经验、智慧和惨痛教训的结晶。

须知一:后台严格限制访客剧场一直是创造魔法、产生奇迹的场所,所以出于保密的需要,很多剧场作品都严格实行后台访客限制。同时,也是出于安全的考量,后台存放着演出要使用的重要布景、道具、服装、设备等,如果稍有不慎,被人勿拿则后果不堪设想。在北京世纪剧院演出的国际知名剧目就出过一件意外事故:世纪剧院每周日上午例行有教会弥撒活动,所有在世纪剧院演出的剧目,到了周日就会把场子留给教会的人使用。正巧,在此上演的该剧目中有一样重要道具是一本圣经!周日上午教会弥撒结束后,有一位热心的教友见后台道具桌上摆放着一本圣经,就以为是其他教友落下的,然后就把该剧目的道具圣经带走了……呵呵,结果——幸亏是国际剧目啊,道具都有备品!不然结果可想而知。其实,很多享有盛誉的剧目都会有后台开放日,舞台监督会带领普通观众参观后台,这种活动往往是出于媒体宣传的目的。要知道,可以公开后台的剧目,那在管理上一定不是一般的严格,不然是不会将藏的最深的后台公之于众的。须知二:彩排演出期间工作人员须着一身黑在后台工作的人都要穿一身黑,无论你是舞监组、灯光组、音响组、舞台组、服装组还是化妆组,在后台工作时须着一身黑。一方面,统一黑色是专业性的体现,团队辨识度也会增高,很容易让安保人员分辨谁是工作人员,谁不是。另一方面,穿黑色在后台行走,不容易穿帮。无论遮挡角度多完美的剧院,都会有死角。而且有些舞台换景工作人员如果没有戏服的情况下需要上舞台换景,就更要穿黑色的服装来减少被观众看清的可能。其实,穿剧目定制的工作服也是剧场界的时尚哦。工作中穿着以前工作剧目的工作服也很拉风呢,还很容易结识同好(笑)。须知三:严禁带没有瓶盖的水杯上舞台除了演出中的特殊桥段需要饮水等表演以外,舞台上禁止携带没有瓶盖的水杯、水壶,有的地方甚至禁止舞台上喝水。在一些小剧场是没有这类限制的,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在大剧场有这样的规定。原因有两个:其一,大剧场舞台正下方通常是机械设备层,装载有现代化舞台机械设备的舞台一般由几个块面拼接而成,如果台面上有水从拼缝中渗入设备层,轻则损伤机械的使用寿命,重则引发机械故障,造成演出事故。其二,很多舞台作品配有自己的舞台地板,往往造价昂贵,而且往往不防水,如果不慎渍水,久而久之也会减少舞台板的使用寿命。其实不仅是舞台,后台区域也是不允许使用没有瓶盖的容器的,含糖的饮料如果在后台打翻,容易引发虫患、鼠患,要知道老鼠可是昂贵服装道具的天敌。须知四:除观众互动环节外,禁止观众走上舞台在一些剧场看戏结束后,常看到有些自以为是剧团亲属、行业内人士走上舞台去和剧团的演员、工作人员合影攀谈。这在一些有工作洁癖的舞台管理者眼中是一件非常头大的事。禁止非工作人员上舞台并非不友善的表现,而是为了防止不熟悉环境的人冲撞到舞台的布景道具而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而且,对于一些使用木质地板的舞台布景而言,女士的高跟鞋也会造成致命伤害。须知五:禁止穿拖鞋在后台走动除了演出中一些必要的演出桥段,禁止所有演职人员穿拖鞋在后台走动。因为后台通常比较黑,而且配有许多移动设备如航空箱、服装架、机械柜等,这些移动设备又通常配有轮子,在移动过程中很容易夹伤裸露在外的脚趾。须知六:演出中严禁使用电梯到了我最喜欢的一条!是的,演出中严禁使用电梯!很多剧院构造复杂,舞台和化妆间分属在不同的楼层,平时进出都会使用电梯,但是演出时千万千万不能坐电梯,这是国际惯例。原因很简单,再好的电梯也会有故障的时候。试想一下,演出中途,台上台下忽然安静了,因为本该上场的演员被关在电梯里,那是何等让人傻眼的局面。须知七:禁止演员穿戏服抽烟出于戏服的保护原则,禁止演员穿戏服抽烟。烟头很容易烧伤戏服、假发、假胡子等。而且抽烟容易在戏服上留下气味,对演对手戏的其他演员也有不好的影响。须知八:演出前禁止饮酒一般规定演出前5小时禁止饮酒,满身酒气是没法胜任剧场工作的。有些演员会认为喝酒能激发表演的创作,这种观点只能在很小型的剧目中被允许。须知九:舞台工作期间禁止演员上舞台同样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在剧目的拆装台期间,严禁演员走上舞台。没有充分准备好的舞台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一个没有支撑的桥梁、中空的平台、半成品的斜坡、裸露运转的机械都可能引发可怕的伤害事故。哪怕技术人员也极有可能在不注意的前提下伤到自己,更何况是担负着表演任务的重要演员。所以,舞台在没有准备好之前,后台是不允许演员随意进出的。除了上面讲的后台须知外,在一些特殊剧目中,会保留只属于该剧目的须知。这些须知往往和剧目本身的特性有关。比如《Q大道》规定演员操控人偶前,必须洗干净双手,并用酒精擦拭后方能操控。因为《Q大道》使用的人偶非常昂贵,而且织物的表面也特别容易磨损。如果大家都不注意,你摸一下,她碰一下,人偶就很容易弄脏就需要清洗,每洗一次都会直接减少人偶的使用寿命。再比如《猫》的紧身衣和毛发的制作材质特殊,就要求演员穿上戏服后,远离取暖设备,因为高温可能会使其溶化、破损,一旦紧身衣遇到高温溶化,则可能灼伤演员的皮肤,当然禁止穿戏服抽烟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一脸不属于自己猫毛是很容易在抽烟的时候不小心点燃的呢。再比如《剧院魅影》,这出骨灰级的剧作使用的服装道具堪称古董,最老的已经有15年的历史,但品质、质地仍然让很多服装望尘莫及。剧组规定演员的贴身戏服必须每天更换,以保证演员出汗后,不会让汗渍将外衣弄脏,因为最外面的衣服(通常是华丽的宫装)是没法洗的,15年都没洗过的衣服啊却能保持到现在,是要怎样严格执行呢。再比如《妈妈咪呀》的谢幕是有精心设计的,所以和其他剧目不同之处是严禁观众上台献花,因为献花的时机一般人根本无法掌握,如果贸然上台献花,可能会引发舞台事故。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很多剧团、制作公司、剧场的草创时期可能并不注重一些制度的建设,但是慢慢地大家就会意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当然,有些不合时宜的规定也会在实践中慢慢被破除取代,剧场的传统也因此得以传播和传承。END投稿/转载/商务合作:(演艺君)转载要求: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来源与作者,并附上文末“道略演艺”
1
查看完整版本: 立规矩剧场演出应牢记的9条后台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