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
采芳撷珍——留余斋明清家具精品
专场预展
11月27日—12月4日
拍卖时间
12月4日(周五)晚上6:00顺延
地点
嘉德艺术中心B1层B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阅电子图录
年,《留余斋藏明清家具》在港出版,一个以原皮壳家具收藏为主的大收藏家,逐渐为世所知。书的藏品、摄影、设计、文字皆佳,十余年过去,家具类书籍出版精彩纷呈,但是综合起来可以和留余斋一较高下者,寥寥可数。书中作为前后篇章页的场景拍摄也是开一时之先河,原皮壳*花梨家具置于各种空间,与现代生活中的笔记本、马克杯、图录、台灯、沙发等混搭着,窗外的绿透进来,一切坦荡光明,品位不凡,透露对生活的热爱。
图片摘自年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的《留余斋藏明清家具》留余斋的收藏以原皮壳为主,在书中大声疾呼对皮壳的重视和保护,十余年过去,知原皮壳者渐多,重原皮壳者亦渐多。Lot清早期*花梨洼堂肚罗锅枨马蹄腿长方凳42×49×51cmRMB:,-,所谓皮壳,于家具而言,即指木材表面在经过百余年甚至几百年的岁月积累,在光照、空气、人为接触、周围环境等种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一层薄薄的外表。与皮壳相近的概念还有包浆,家具中多将人工触摸形成的光润效果名为包浆,比较偏向于局部概念或小型把玩器物。皮壳不唯木材所独有,但是在木材中的表现力最丰富,木材软硬适度,既容易出现皮壳,又不会因太软而被皮壳侵蚀带来损伤。这种百余年或几百年形成的皮壳,因地域和环境等因素的差别,千差万别,仅*花梨而言,其本色多为红褐色或*色,皮壳却呈现出黑、白、灰、青、*、红、棕等颜色,每种颜色又各有深浅干润变化,不一而足。倘将来有条件,可将不同皮壳采样,进行科学检测,观察其层次和成分,定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古代器物中皮壳变化丰富的还有宣德炉,早有总结,定以名称,达数十种,皆以他物类比,雅俗共赏,朗朗上口,家具的皮壳名称亦做了些借鉴,常见有枣红、蟹壳青、冬瓜霜、栗子壳等说法,惜不够完善,将来有必要进行更系统的总结。Lot清早期*花梨灯挂椅48.7×41×.3cmRMB:,-,出版:*定中《留余斋藏明清家具》件22,第、页,香港三联书店,年。图片摘自年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的《留余斋藏明清家具》皮壳的效果,跟家具制作完成后的表面处理方式也有关系。烫蜡应该是来自北方的传统,或许自宫廷传出。清代宫廷处理紫檀、*花梨表面多采用“水磨烫蜡”做法,从造办处采购材料的库单上可见多用“*蜡”,少数用“白蜡”(白蜡价格为*蜡的两倍),并辅以细白布等,应为去除余蜡擦干净表面所用。烫蜡的硬木家具,如果隔几年没有“烫蜡见新”,多呈现两种结果:一种是与人接触多,时时擦拭者,兼以北方多灰尘,岁旧后形成较厚的皮壳,色多深沉,陕甘地区习惯用掺有油脂的抹布擦抹器具,岁旧容易出现枣红皮壳。另一种是与人接触少,摆放、搁置为主的,年久失蜡后会形成一层干爽的皮壳,如同落霜,倘有日晒水淋,则多泛白。江南地区的表面处理,有部分是水磨后擦生漆的做法,在南方容易形成清水皮壳。福建地区家具的表面处理暂不知晓,似乎较为简单,皮壳多清薄而坚硬,乍看较生,仔细看有变化,棕灰皮壳较多。广东地区家具的表面处理,应该有独特的抛光和染色处理,颜色黝黑,质地光亮如玉。图片摘自年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的《留余斋藏明清家具》留余斋主人购藏家具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原皮壳,虽也曾各种机缘下勉强收藏烫蜡的家具,以各种办法去蜡后试图恢复皮壳,只及原皮壳之三四,最终还是转让出去,这是另外一种洁癖——皮壳癖。Lot清早期*花梨螭龙纹券口牙板玫瑰椅58.5×45.7×83cmRMB:1,,-2,,00出版:*定中《留余斋藏明清家具》件20,第~页,香港三联书店,年。本场家具,以坐具为主体,明式*花梨椅子计有圈椅(又有不出头和出头之分)、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灯挂椅、玫瑰椅数种。若是采访喜好家具的人,最喜欢哪个品类,几乎无不回答是“椅子”。而且身边的收藏家们确实如此,见了椅子多毫不犹豫的纳入囊中,多多益善。明式椅子受欢迎,主要在于造型之优美,其呈现的往往是三维空间的变化,雕塑性明显,空间感强,将中国家具以线条为造型元素的特征表现地淋漓尽致,而且其细节变化丰富,同类造型,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Lot清早期*花梨四面全券口四出头官帽椅成对58.5×45×.5cm×2RMB:2,,-3,,出版:*定中《留余斋藏明清家具》件16,第90~93页,香港三联书店,年。其中有一对牛头式搭脑方腿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周身曲线,处处变化,线条之柔婉,皮壳之厚重,令人过目难忘。座屉下四面皆装垂洼堂肚券口牙板,亦属少见。Lot清早期*花梨瑞云拱日梅枝纹四出头官帽椅56×47×cmRMB:1,,-3,,
出版:*定中《留余斋藏明清家具》件15,第84~89页,香港三联书店,年。另有一件搭脑浮雕祥云拱日,靠背板开光雕梅枝的四出头官帽椅,枣红皮壳,与常见明式家具内敛含蓄风格不同,多了些民间家具奔放烂漫的特征,也是有趣。本场桌案虽少,却也是各个精彩,诸如牙头窄秀的*花梨平头案,干白皮壳,秀挺文雅,数年来过眼平头案中,实属佼佼。牙头处浮雕为相背的螭凤纹。螭凤头如灵芝,柳叶状凤眼,不怒自威。Lot清早期*花梨夹头榫螭凤纹扁腿大画案×62×80cmRMB:6,,-9,,备注:一侧抹头有小修补。灵芝纹挡板的*花梨独板面翘头案,皮壳光洁如玉,造型劲健,端庄凝重。Lot明末清初*花梨独板灵芝纹大翘头案.5×47×93.5cm,面板厚6cmRMB:13,,-23,,柜有二件,皆以拙朴示人,尤其是一件*花梨卍字纹围栏带券口牙板的书柜,自然天真,宛如敦厚君子。
Lot明末清初*花梨万字围栏双层书柜95×47.5×cmRMB:2,,-3,,出版:*定中《留余斋藏明清家具》件29,第~页,香港三联书店,年。本场所呈现家具,但有所知修配问题,都仔细标注。家具的修配,历来多有讳言,其实笔者认为不是不可谈的问题。家具如同建筑,只要使用,便难免损伤,有了损伤,必然需要修理才可保持长久,唐宋建筑,有后来元明清乃至民国修葺,甚至今日还在不断的修理保护,再是正常不过。家具亦然,老修老配固然有,新修新配也很正常,只是是否得当,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