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佛学问答
TUhjnbcbe - 2020/11/29 19:02:00
胎教音乐风居住的街道 http://www.bjylgjhotel.com/tjff/tjff/11276727.html

、问:法师,请问是否每个念头都是未来果的因,同时也是过去因的果?而念头的善恶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念头受到过去的影响,但是更重要的是当下的抉择。佛法所说“善”,是指未来能够产生乐果的因。

、问:师父,我感觉有一些痛苦承受不了,觉得生活没有任何意义,怎么办?

答:因为自己把生活的意义赋予外在的某个境界,所以当外境不能如愿以偿时,就觉得生无可恋。一切痛苦都是由于我们追求错误、知见错误、行为错误而产生,要消除痛苦,就要回到心念和行为上去,建立起佛法的正知见,用正确的发心去指导正确的行为,就好比从一条死路回头,重走新路。

、问:师父,我是一名教师,自己别的事情很懒,但对待工作算是认真的,感觉很希望自己能够严格要求学生,可是严格并非一件简单的事,不是凶一点狠一点就行,感到自己能力不足有点力不从心,怎么办?

答:要深刻认识到自己这份事业的价值。培养一个学生,就是在建设社会和国家的未来,不仅仅是教一些技能,让学生将来能够养家糊口而已;更不是教一些知识,让学生应付考试而已。秉持这样的发心,用心去做每一件事、对待每一个人,不求回报、坚持不懈。

、问:大师,经典上说念佛号可以消业,是怎么回事,要怎么理解呢?

答:念佛号能够消业,不仅指口念佛号这个行为,而是内心能与佛法相应。若能念兹在兹,心中全是佛的光明,自然而然断烦恼、消业障,能使往昔恶业所感大苦转变为微小苦受,即所谓“消业”。可以衡量一下自己的心:念佛号后,是不是烦恼减轻了,对自己的过错认识更清楚了,更有力量去做善行了?

、问:请问师父,为什么在生活中干活受累都可以,却受不得一点点气和委屈呢?

答:俗话说“任劳容易任怨难”,身体上的苦容易撑过去,心灵上的苦难以跨越。真正主宰我们苦乐的是心。

、问:师父,道理都明白,可是情执怎么破?

答:思维这些道理。往往人们在说“道理都明白,可就是做不到”时,内心里想的全是自己那一套,沉浸在自己的苦水中,根本没有去照着道理思维,这就好比拿着药方而不服药一样,自然没有用。

、问:请教师父:弟子在学习、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不全力以赴地去努力,潜意识会觉得佛菩萨的加持会让结果变好。请问如何能消除这类想法?

答:如果佛菩萨可以替我们努力的话,我们就不需要修行,直接被佛菩萨“加持”成佛了。

、问:法师,别人利用我们的善良和信任伤害了我们,我们应该怀恨并且让他受到惩罚吗?

答:用世间的法律、规范来处理事情,用佛法的慈悲智慧来处理心境。

、问:请问法师,如何才能做到少说话、说好话、不恶言相向?

答:慢慢修行,每天让心里多一些清净,多一些柔软善良,多一些感恩,渐渐外在的身语也会发生变化。

、问:师父,我容易受到别人负面情绪的干扰,我该怎么办?

答:坚定、强大自己内心的正念。

、问:法师,学佛修行是修心?还是了生死?

答:不修心,如何了生死?不在生死大事上着力,修心也很难到位、得力。

、问:师父,您常说坚持很重要,任何事从小到大乃至成佛无以不靠坚持,那如何做到坚持一件事,仅仅是每天去忆念这件事,去发做这个事情的愿吗?目前弟子也有承担,也知道很多能改善弟子生命的方法,但总无法坚持。甚至“死亡”和“无常”这两样东西,都无法激励我持续前行,弟子如何才能改善这种情况?

答:我们内心的善法需要外缘来开启、培养、增长,我们内心的烦恼需要对境来发现、磨砺、淡化,修行虽然是自己的事,但是对初学者来说,师法友团队是万万不可缺少的,否则,许多佛法的理论很好,但单凭自己是很难很难做到的。

、问:一直告诉自己要放下,可是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又纠结。

答:境界面前,正是修行之时。只有经过境界,我们才能把道理化为自己的生命体验,才能真正纳法成业。

、问:师父,您好!很多人都说我说话直,这造成了我的人际关系不太好,我不知道怎么改变?我也不知道我哪里说话直,以至于招别人不喜欢我。

答:平常多去观察他人的需求,体谅对方的处境,换位思考、待人着想,说对方需要的话,而不是说自己想说的话。如果做不到,就尽量少说话,多微笑,多帮助他人。

、问:师父,春节回老家做定课不方便了(如拜忏),默诵可以吗?如何善用其心呢?

答:善待家人,就是此时的功课。用心去感受家人的恩德,培养自己修行的责任感。

、问:法师,我自己努力了很久的事情,还是没有做成,但是朋友却做成了。我心里很挫败,该怎么办?

答:不要与人攀比,每个人的因缘都不同。

、问:顶礼师父,请问是只依止一位上师,还是五十三参呢?

答:初学者不宜依止多个善知识,不是善知识不好,而是自己依师的能力不够。想要学习“五十三参”,是要很多基础、条件的。首先,善财童子自身具足清净圆满的弟子相;其次,他依止的每位善知识都是上一位善知识介绍的,不是自己凭兴趣找的。

、问:我有洁癖强迫症怎么办?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改不掉,不按照自己“程序”做事就浑身难受。

答:要学会包容。包容自他的差异,包容外在的“不如意”,也包容自己。包容的意思是,不要与自己的执念对立,也不要与外在的境界对立,专注于培养好的思维习惯,开发智慧、策发愿力。

、问:大师,欠了很多钱!一直觉得走投无路怎么办?

答:不是“走投无路”,而是要好好走正路。勤奋工作、节俭惜福、乐善助人、诚信无欺、勇敢担当,人生才会越走越光明、美好。

、问:我们如何看待身边朋友或者爱人的离开?有些人总是渐行渐远。

答: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