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的去世,意味着老一辈国学大师的集体谢幕结束,首先祝大师一路走好,您一直是我比较重视的文学巨匠之一。
关于李敖的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人生,自然是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小编在这里仅仅对他和前妻胡因梦之间的一段过往发表下看法。
才貌双全,往往是许多人所认为的“人生赢家”的标配,而用“才貌双全”、“秀外慧中”之类常用成语来形容胡因梦这样的女人,却让小编有一种过于敷衍的感觉,我们来看一看李敖大师是怎么评价他的前妻的:
“如果有一个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优游又优秀,又伤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别人,是胡茵梦。”
这是《李敖回忆录》里《画梦——我画胡因梦》这篇文章的节选,小编并不知道李敖究竟对多少曾经的红尘伴侣写过文章,但这篇文章里的这一句话,毫无疑问是最有名的。
李大师给我们勾画出来的,是一若即若离的女子,她不但有着惊人的美貌,更有着惊人的才华和捉摸不定的性格,她会不由自主的吸引你、但是却不会让你完全得手,你痴迷于她的魅力,却又懊恼于她的喜怒无常,与她相处的过程中,甜蜜和折磨常常相伴相生。
这种几乎是所有男士所梦寐以求的灵魂伴侣,正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因梦”,因为是一场梦,所以总有醒来的时候。
李敖与胡因梦短短八十天的婚姻,就想是做了一百二十天的梦,在法律上以离婚作为结局,而李敖的余生,对胡因梦不断地调侃甚至是责骂,却永远都没有个结果。
小编给一个最简单的胡因梦简介:胡因梦53年出生台中书香名门、有满族贵族血统,著名影星、作家,至今依然活跃文坛。
光是这样一个介绍,大家可能觉得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在小编心里,她的风采,甚至在华人女神林青霞之上,诸位又作何感想?
原谅小编这杆子拙笔,无法描绘出胡因梦的优秀,我不想罗列她参演过的影视剧、她所获得的影视奖项、或她的文学作品和译作,因为这些枯燥的铺排会让人觉得她就是一个网红明星或写手。小编曽拜读过她早期的文字,无论是文笔的驾驭功底还是思想的尖锐和深刻程度,即便在才气纵横的当时台湾文坛,也属于顶尖级别。
注意我对她作品风格的用词——“尖锐”,怎么样,这难道不是李大师的写作风格吗?是的,我相信,她对人世情态的敏感,用笔的老辣和锋利,这种发自她自身的天然才气,才是她与李大师能够互相吸引,并且走到一起的最重要的原因。
李敖虽然大胡因梦18岁,但他和胡因梦的结合,至少在当时那一刹那,必定是彼此真诚的欣赏,绝对是在内在灵魂上的碰撞,而非现在某些“老少配”所比。
而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段婚姻只维持了短短四月,然后就是旷日持久的骂战。
女方这边,在自传文章中揭露了李敖的种种隐私,如洁癖喜欢女性足部等等,但除此之外,在公开场合她就很少谈到李敖了。而李敖这边却是不依不饶,足足骂了女方几十年年。据不完全统计,李敖在各种电视节目中吐槽胡因梦竟有七十次之多。而且对于一位女性,他有些言辞也有些过分,比如李敖曾经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胡因梦排便困难时候的面部表情。
更过分的是,在胡因梦50岁的时候,李敖送了她五十多玫瑰,这是为了提醒她岁月不饶人。
短短四月的婚姻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怎么会撕破脸到这种程度?
肤浅的人常常会认为李敖的种种表现正表达了他“爱之深、恨之切”,认为李敖对胡因梦的碎碎念,正是他旧情难忘的反应而已。当然,李敖的风流多情是出了名的,而胡因梦的优秀自然也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单单从情爱的角度来解读李敖对胡因梦的态度是不够的。
小编认为,李敖与胡因梦之间的矛盾,可以从更深刻的人性角度去分析。
李敖的性格不用多言,他是名副其实的好战份子,而胡因梦,也不是省油的灯。胡因梦曾经在采访中提到,她从小性格就叛逆,连亲身母亲的管束都不服从,据说她当年之所以从演员转行当作家,就是因为觉得演员这个角色被人使唤得过多,自己受不了。
两个个性极强的人的结合,从一开始,就意味着一场战争。
其实,两人的离婚原因,从胡因梦所透露的李敖这人的性格中就能找到。从她的描述来看,李敖是一个锱铢必较,且控制欲极强的人,他仗着懂一点施工工程,居然架着望远镜从观察建筑工地的施工情况,发现施工漏洞后要挟施工方给他送一套房子;他对有恩于他的公司老总,也下得去手,发现了公司财务漏洞以后,就威胁要给他一百万保密费……种种这些,让胡因梦感到非常失望。
以胡的性格,必受不了李敖的刻薄和控制欲,所以分开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之后的种种事,用情丝难断来解释,不过是文人墨客的脑补想象而已。李胡二人的婚姻,非常符合心理学理论:“三月热恋定律”,即男女之间因一见钟情产生的新鲜感和爱情愉悦感,只能持续三个月,这也正是热恋时期人脑快感物质多巴胺分泌的最长时限。
而在这段时限内,如果两人的关系无法转换成相濡以沫的亲情关系,那么婚姻失败就是必然的。李胡两人的性格,可谓是针尖对麦芒,各自又是事业打拼型强人,所以他们的相处由最初的互生爱慕转换成了彼此个性上的争强好胜,离婚后两人互动并不是旧情的延续,而是战争的延续。
那么,这场战争,究竟谁是胜利一方呢?
表面上看,是李敖赢了,李敖在口头上占尽了胡因梦的便宜,随后的二十多年来一提到胡因梦就是贬损加看低,胡因梦除了在自己的自传里提到过李敖的种种缺点以外,毫无还手之力。
而事实上,这一场战争的真正输家,却是李敖本人。
纵观李敖一生,声色犬马、挥斥方遒、随心随性、快意恩仇。他一直致力想给人展现出一个印象:我李敖什么都不在乎,敌人无法把我打败、疾病无法把我击垮、牢狱无法撼动我丝毫的信念、哪怕是到了临终面临生死大事之时,我依然能以幽默和豁达的态度去面对。我对怼天怼地怼空气,从来都是我怼赢别人,哪儿有别人怼赢我的事儿?
如果命中如果没有胡因梦这个人,那么他就是通吃一切的人生大赢家,能够带着百分答卷离开这个世界。
因为李敖所谓的“不在乎原则”,在一个女人身上失灵了,他不但在乎胡因梦,而且还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反复念叨,你心里没鬼谁相信?谁狼狈谁优雅一目了然
以李敖之才,有了和台湾第一美女的一段风流韵事,自然想大肆渲染。胡因梦却没有给李敖任何发挥的机会。无论李敖如何挑衅,想利用这段恋情,炒作他的人气,胡因梦就是不接招。
胡因梦的未来,走了一条与李敖完全截然相反的道路,她没有倚仗以前的演员名气和名人情史进行低俗炒作,没有因为李敖的才气和咄咄逼人而被心理压力压垮,她默默静下心来学习、写作、体验生活,最终成了一个富有深度和哲理的作家。
和李敖一辈子冲动、折腾、吵闹不同,胡因梦活得安静、纯粹、达观,她以她丰富的人生经历为蓝本,创作了一套修身养性的方式,并且写成书籍教化世人。可能在名气和财富上不能与李敖相比,但是在人生境界上,确实高出了李敖一头。
年老的胡因梦,虽然已经没有当年的娇艳动人,但她的那份自信和豁达,宁静和从容,却让她更富有气质和魅力。
泉下的李敖,和胡因梦斗气计较一辈子,最终却成了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