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孩子有洁癖影响了正常生活,怎样调整
TUhjnbcbe - 2025/6/26 10:06:00

有位宝妈向大A老师

我家孩子是男孩,上小学二年级,非常整洁爱干净,从来不会像班里的其他男生那样不管不顾地爬高上低,在操场上滚,回来一身土一身泥。但这个洁癖的毛病,让孩子和厕所的马桶过不去!孩子在学校从不上厕所的,不在学校上厕所是因为学校的厕所“太脏”。为了坚持回家上厕所,他早晨绝不吃稀饭或者喝牛奶,不然该坚持不到放学了。回到家上厕所的孩子,也是“麻烦透顶”。

家里的厕所是座便,每次如厕前,他都得一遍又一遍的冲水,直到把马桶冲到他觉得干净为止。然后把坐圈上垫好一次性的厕纸,才能放心地坐上去。这样还不够,他必须得把裤子脱到膝盖以下,免得大便溅起的脏水溅到裤子上。

大A老师老师建议:

爱干净原本是很好的习惯,但是“洁癖”与爱干净可是两个概念,孩子有洁癖倾向,就可能导致他无法接触到很多有益的事物,拒绝一些有趣的活动,或者把过多的时间重复耗在个人卫生而耽误了要事,任其发展其实是弊大于利的,所以可以让孩子学会爱干净,但是不能成为执念。

洁癖形成原因:

家庭教养方式不当。有些家长自己很爱干净,对孩子的卫生要求过高、过严,过分强调卫生的重要性,逼着孩子反复洗手、不准碰脏东西等等。长此以往,给孩子带来强烈的心理暗示,孩子仿效父母的行为,渐渐形成固定习惯,身上稍有些脏就得洗换,觉得处处都有细菌。

遗传因素也会导致有洁癖。洁癖有遗传倾向,调查显示,有洁癖的孩子一般父母有过度爱干净的行为。譬如,打扫好的房间不愿意让人进,清洗过的沙发垫、床单不愿意让人碰,孩子回家要经过反复擦拭才能进屋等。

另外,年龄小的孩子,如果遭遇家庭搬迁、亲人亡故、父母离异等事件或者受到惊吓引起了强烈的心理紧张和情绪波动,也可能成为诱发洁癖的原因。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来进行调整呢?

鼓励孩子多参加群体活动。活动可以改善孩子的人际交往和心态,转移注意力,提高安全感和幸福指数。譬如多参加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等。

以身作则。如果家长自己有洁癖行为,应该主动承认并逐渐改正,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尝试运用专项训练。

厌恶疗法:譬如让孩子在手腕上戴一个橡皮圈,一旦他即将出现强迫动作或行为时,便让橡皮圈弹自己的手腕数十乃至数百下,一直弹到强迫观念消失,有疼痛感为止,从而达到抑制强迫行为的目的。

满灌疗法:让孩子坐于房间内,孩子全身放松,轻闭双眼,然后父母在手上涂各种液体,如清水、墨水、米汤、油、染料等。在涂时,家长尽力用言语形容手已很脏了。孩子要尽量忍耐,直到不能忍耐时再睁开眼睛看看到底有多脏为止。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有洁癖影响了正常生活,怎样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