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转冷,北方有大范围的雨雪,而南方的部分降雨加上阵阵寒风,各种物理魔法伤害让大家防不胜防,寒冬内味越来越浓了~朱广权老师也紧跟潮流,来了一首寒流版《野狼Disco》
受冷空气影响,我国自北向南开启“速冻模式”。冻得你脸上青一阵紫一阵白一阵,在你腮边画彩虹,你也只能翻出秋衣秋裤棉袄棉裤,再在外面套羽绒
图片来源天气预报这么冷的天气,出行是一个问题,洗澡更是一个大问题。外出只能里一层外一层地裹起来,要么就选择尽量不出门。左手持枸杞保温杯,右手拿高温暖手袋,身穿超厚睡衣,脚踏保温棉鞋,誓将抗寒进行到底。可是这些说到底还是“善假于物也”,要是把外物全卸下来了,那真就孤立无援了!
因此冬天洗澡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在没有暖气的南方,洗一个澡是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的。脱衣服的几分钟就很考验意志力了,任由自己的身体和冷空气直接接触,淋浴时还比较暖和,但是洗完一出浴室,又要重复考验一遍意志力,说白了抗寒全靠硬抗。
但是总有人扛不住和不想抗啊,所以就有一批冬天洗澡频率很低的人,一般三五天才洗一次,而有些人则是每天一个澡,这两种人在一起免不了就要产生一些火花。
宿舍往往是产生一些小摩擦最多的地方,因为家人可能性格类似,而室友之间的习惯性格可能就相差的多一点。我有一个朋友,他的两个室友之间就因为“洗澡”的问题产生了矛盾。
其中一个人有洁癖,就是那种不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都要每天洗一遍澡的人,据说如果哪天没洗澡就会连觉都睡不着。另一个呢就懒一些,觉得脏就洗,不脏就不洗,如果冬天一直在寝室没怎么出门的话可以一个礼拜只洗一到两次澡的那种。偏偏那个有点洁癖的人还看不惯别人不洗澡,可是没洗澡那人自己不觉得不舒服也没有什么异味影响到其他人,当然受不了这气了,结果两人经常因为这件小事大动肝火。那么什么样的洗澡频率在冬天才合适呢?
医学专家不建议每天都洗澡,因为沐浴乳和洗发水等不仅会带走皮肤表面的脏东西,同时也会带走皮脂。皮脂是皮肤表面的一层类似于油的物质,它可以保护皮肤,防止表皮层水分过度蒸发。如果洗澡过于频繁,破坏了皮脂层,露出了脆弱的表皮细胞,那么干燥,瘙痒等等的皮肤症状就都可能接踵而至了。
洗澡频率因人而异
前面我们说到我们的皮脂对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我们不能过分清洁皮脂。也就是说如果你运动出汗多,皮脂分泌又旺盛,频率高一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你的皮肤本就比较干燥,就不要经常洗,防止皮肤被过分清洁。
中国皮肤科协会发布了《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可供参考:
一般情况下每2~3天洗澡1次,炎热的夏季或喜爱运动者可以每天洗澡。而在干燥地区、或者寒冷的冬天则建议老年人5~7天1次,年轻人3~5天1次即可。
洗澡时间也不要太长,虽然我们洗澡时一直在和水接触,但是皮肤并不能吸收更多水分,再加上洗热水澡的温度较高,不仅蒸发了皮肤表面的水分,连皮肤内部的水分都锁不住。因此大家如果要保护身体肌肤的话最好是在洗完澡后皮肤未干之时涂抹润肤乳,这样就可以让肌肤更加水润。
那不洗澡会死星人该如何洗澡呢?
答案就是:少用或者不用沐浴露。沐浴露清洁我们皮肤的同时也会带走有保护我们肌肤作用的皮脂,如果实在是因为个人习惯每天都要洗澡的话就可以选择不用沐浴露洗澡,因为如果身体比较干净的话,清水足以带走身上的大部分脏东西。
除了每天都要洗澡的人,一般人也没有必要把沐浴露厚厚地涂满全身。洗澡时,清水就可以带走我们身上大部分的皮肤分泌物和污渍,我们只需要针对如脚部、腋下、腹股沟等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使用就行了。
所以说冬天没有必要天天洗澡,如果身上不脏的话,3~5天洗一次澡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因为个人习惯问题要经常洗澡,那就少用或不用沐浴露,防止皮肤的保护层被破坏。冬季洗澡后的身体补水也是有必要的,把润肤露安排在洗澡后就行了。
大家在冬天一般多久洗一次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