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样推理电影的相关文字本身就很有趣,而且还有点儿刺激。
如果说波洛是在通过各种线索破大案,那老K我就是通过电影、电视剧、小说不同版本中的零零散散来厘清这个经典大IP的一些疑惑,勉强算是破小案吧,波洛·老K,菠萝·老了,哈哈。
我不是一个阿婆的铁粉,而且远远不是,因为她的小说我只读过2本,1本是《东方快车谋杀案》,另一本是在少儿图书馆借阅的《无人生还》,应该是距离上一本《东方快车谋杀案》不长的时间吧。《无人生还》的结尾我至今还清晰记得,当时可是不大不小的震撼了我一下,那个结尾太绝了!
但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鲜那,俗话说的好,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榴莲好吃不在皮上。。。。。。
即使是只看过这两本,也足以让我对阿婆崇拜得不行不行的,《无人生还》我佩服那个结尾,而《东方快车谋杀案》可说的就多了。
■《东方快车谋杀案》的不同影视版本
《东方快车谋杀案》这样的故事拍多少遍都不多,经典就是要被经常的提起的和经常再现的,但关键是要拍的精彩。
我很乐意在喜欢的经典电影之不同版本间流连忘返,寻找各个版本不同的缺点与优点,其乐融融啊。
《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影视版本大概有过5个:
这5个版本老K看过4个,年两集的日剧版还没看过。
在老K看,按精彩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英剧版电影版电影版年电视电影版。
最忠实原著的版本:电影版。
改动最精彩的版本:英剧版。
改动最山寨的版本:电影版。
改动最失败的版本:电视电影版。
最新的17电影版是在双11那天看的,上午看的国语版,下午的英语原声版花费了11元1角1分,哈哈:
□5位波洛
阿加莎·克里斯蒂塑造的波洛,是有比较突出的胡子,有洁癖,爱挑剔,如早餐的两个鸡蛋必须大小一致,再比如像英剧版所表现的,所有物件都必须摆的整整齐齐的强迫症倾向:
这些都是精彩的人物刻画细节,是令波洛这个形象鲜活立体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但是17新版的大胡子就有点儿夸张了,夸张的都有点儿维京海盗的风格了:
波洛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