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强迫症”的人特别多,他们会有洁癖,在他们眼中容不下一丁点的凌乱,东西也要摆放整齐,稍稍乱了就浑身难受,所以导致心里一直记挂着而做不了其他事情。相反,也有许多人是不拘小节,觉得只要看得下去,不妨碍到自己,没有特别脏乱就行。这两种态度极为相反,不仅仅体现在大人身上,在小孩身上也会看到。
隔壁莫先生有一个女儿,女儿特别爱干净爱美,玩的时候也忍受不了衣服被弄脏,所以她特别注意卫生,就算衣服上沾染了一点点脏的污渍,都会马上拿去清洗,洗干净为止。每天一到点就会要求洗澡,隔天就要洗头,每天也必须要换上干净清洗过的衣衫,自己房间的玩具玩偶洋娃娃这些都要按位置摆放好,整齐有序。
但崔先生家的儿子和莫先生的女儿简直一个南极一个北极,每天都会小伙伴出去玩,回来之后一身肮脏,满头大汗,一堆衣服也都因为和伙伴出去玩弄得很脏。平时崔先生都跟他说了无数遍要把脏鞋子换下来再进家门,不然把房间给弄脏了,但孩子总是鱼的记忆,老是忘掉,弄得家里脏兮兮的,衣服和书本这些也是一进房间就乱丢,每到写作业就找不到课本,崔先生为此头都大了。房间的脏乱与否说明了什么呢,父母该如何有针对性地改善孩子的缺点?
从孩子房间很凌乱能看出什么问题呢?
1.父母对于孩子没有要求
孩子的房间长期以来都是凌乱状态的话,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养成的,多数都是在于父母,平常生活中就没有正确教导孩子,没有要求他们整理和收拾房间,好的习惯是需要从一点一滴开始培养起的总觉得孩子年纪还小,就自己一手包办了这些活。因为孩子没实际参与到了收拾和打扫房间这个活动中,日积月累,就渐渐缺乏了对房间整理的要求和意识了。
2.孩子懒于整理
房间脏乱的根本原因是孩子自身,孩子自己不想动手打扫,懒于整理,这也会影响孩子到不喜欢做家务,所以也就懒于整理房间,主动帮父母减少负担。好的习惯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的,如果小的时候就不好好整理和打扫,那孩子长大就更难说了,几乎很难改变这种状态了。这对孩子的成长有不良的影响。孩子的房间脏乱与否时不时跟益智教育挂钩,到底整洁的孩子是否更聪明这个问题一直热议不止。
房间脏乱好还是整洁好,存在着两个不同的观点
这个房间脏乱与否是不是影响到孩子发展的问题,大家也一直在争论着利端和弊端。经过研究表明,房间整齐干净,有条不紊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生活状况,许多成功伟大的人,房间基本都是整洁干净的,感到满满的幸福。而不幸的人,把生活弄得一团糟,也不会在意自己身处环境的整洁与否。但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对此持有不同的见解,他的看法恰好相反。他从举世闻名的人如毕加索,爱因斯坦等地忽视房间凌乱与否入手,循序渐进,表明了凌乱的环境反而可能更容易让人具有创造性的观点。不同环境造就不同的人,世上没有笨小孩,关键看家长如何培养孩子。
对此,父母该怎么做呢?
1.对症下药,养成良好的习惯
要清楚有些孩子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都能适应,凌乱或者整齐,自己更偏向于喜欢整齐一点的环境,但是房间脏乱只是因为较为懒散,疏忽打理,才屡见不鲜。要清晰明了孩子只是由于懒散,懒于整理,但是环境是益智的,但长此以往没形成良好的习惯。作为父母,是更应该要求孩子整齐有序,自己的房间自己打理好,除了养成良好的习惯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有利于孩子长期的益智发展。
2.明确孩子的个人情况
每个小孩都有各自的性格和特征,父母要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处于整洁的环境中,更能学习得好,更快找到自己的东西,从而专注学习。还是处于脏乱的环境中,乱中有序,乱中也能马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可能把房间整齐完就会打乱思绪,更能学习得有效率呢。因此,父母的明确情况,要了解孩子的益智环境,不能强行要求孩子要一定的整洁。
总结:这世上没有愚笨的孩子,孩子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家长要明确孩子的自身情况,从而给予孩子一个益智的环境,孩子发展得好与坏,家长都要先在自身上寻找问题,让孩子更加高效地学习,不能强迫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