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冯海的梦之所以反对阐释,原因是隐晦太
TUhjnbcbe - 2024/10/19 21:16:00
关爱青少年儿童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dy/190628/7254678.html

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开拍吧》是继《导演请指教》之后,另一档导演类真人秀竞技节目,最近热点颇高。

说真的,中国综艺真的很缺乏原创性。从素人到歌手,从歌手到演员,同一套模式,无限复制,真的有点儿让人懒得吐槽了。

但无论如何,也的确发掘了各领域的新秀和超能力者,某些层面来说,其正面意义真的已大于节目本身了。

其实早就想针对两档节目中的一些短片发表一些个人看法,但真的是热情很快就过了。

除了德格娜的两部短片之外,最想说的就是《冯海的梦》。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的确缺乏市场,而这种电影存在的意义,又远远大于市场本身。可惜笔者实在太懒,还是整整发迟了一周。

但怎么说那,毕竟做的是影评号,没有迎合热点的必要。即使最期一期的节目已经过了,可片子还在那里,它毕竟是一部作品,不能单从综艺的角度去理解。

▍事件的起因

这部片子极有意思,回顾一下。郝杰凭借一部《冯海的梦》,让所有挑剔的影评人无一例外的打出了高分,而制作人区却一片懵逼。

舒淇并未看懂,但她的职业素养告诉她,这部片子绝非看上去那么简单,而身为郝杰的制作人,她还是选择了郝杰。另一方面,初赛时跟舒淇抢郝杰的陈凯歌却选择了沙漠。

如果按常理来说,陈凯歌对这类艺术片应该是很买账的,所以,他的选择让所有人感到意外。

另一边的刘震云说的很直接,他先是质疑了郝杰讲故事的能力,但是附加了一个命题:如果影片中的狗在闻男人的身体,也是在表达某种人心难测的话,那这个电影就有深度了。

连台下的影评人都不由质疑这位编剧的脑洞之大,直呼:太猛了!

而陈思诚接下去的一句话,彻底将这个争议推上了高潮,他说:不能聊太深了,再解析下去,那可就上升到电影观、世界观、人生观……

嚯——好大的命题!竟然牵扯到了三观问题?这样一件事,势必会在网上引发一些讨论,甚至闹出: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中人与狗的小段子来。

有人直言不讳:看不懂啊!有些人则骂郝杰装,说跟韩雪一样,属于电影人的“自我感动”,也有很多影迷津津乐道、啧啧称奇,却偏偏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说真的,我觉得吧,个别影迷明显是在过度解读,而有些人又故作高深了。其实这部片子,真没大家想得那么复杂。

有个影评人说的很明白:这部片子其实是在反对阐释,对抗阐释。一是因为如果把这些都揭开,可能就不那么神秘了!

再者,这部片子里也的确隐藏了太多的隐晦内容,笔者也是想了好久,才打算说出来到,因此今天的文章又会很长。

▍影片的调性

这个故事没有运用太多花里胡哨的电影语言,而是像文字一样平铺直叙,这跟郝杰选择了黑白片和4:3画幅同理,有意在制造故事本身的真实感,甚至是单眼视距。所以很明显,除了刻意留下的谜题之外,郝杰是想让人看懂的。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个故事本身是灰暗的、蒙尘的。

从另一方面也看得出来,他刻意摒弃了大量具有煽动性的运镜,而是以近乎白描的姿态,更直白的去刻画故事本身。这并非他功力不够,相反,而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至简主义。跟他的人一样:惜字如金,惜镜如金,但这种方式又不是粗俗的,里面又充斥着对比、借代等大量手法,达到了达成一种写意与留白。

很多人看到这,估计就已经看不下去了,没错,但这真的就是郝杰在这部短片中留给我们的印象。

今年的黑白片很多,有可能是受到《兰心大戏院》的影响。两档节目里,郝杰已经不是第一个了,但说真的,只有他这部片子,让笔者觉得是最合适的,最舒服的。

在他定义了这个故事应有的氛围之后,接下去就开始了这个故事的讲述。

▍影片的结构

这部短片采用了最简单,最易懂的叙事结构。可以说:像章回小说,也可以说像一台戏曲。大幕拉开,演员上,演完下,下一场……四个小故事构成一个大主题。郝杰只是有意制造这种行散意不散的风格,所以隐去了这块幕布,笔者在这里做了切割,你就会一下子清楚了。

细心的人已经发现,这块幕布就是每一个村庄都可能存在的,一条最普通道路。四个小故事都是从它开始,这让郝杰能进一步控制故事的节奏,完成它们之间的衔接、转换,做到起承转合。

只是我们大多观众都被他关于动物的运镜给骗了,而那些动物的镜头是无用的么?当然不是,这就是我们下面会讲到的。

▍影片的手法

很多人都在质疑:郝杰短片中的动物究竟是想表达什么?

能注意到这个,其实正说明了郝杰的成功,但他究竟想表达什么?当我们画出了上面那张图,其实一切已经很明显了。你接下去,只要注意这些动物所出现的时机就好了。

这个还是让我们代入到整个故事当中,一个个来说:首先是牛,它是伴随着冯海的出现而出现的。

第一幕:一种本善的不自知,突如其来的怜悯心。

冯海是个老光棍,没什么文化,甚至是个肮脏的人。他与动物没什么分别,抠完脚挖鼻子,挖耳勺剔牙,汗液理头发。别说是有洁癖的人,但凡是个人都会觉得恶心。

外貌的丑并不可怕,心里的丑才更让人受不了。他很龌蹉,其实这并不是单指他,而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理罪:只要付出,务必就要收获。

于是他对有困境的王凤提出:想要钱?晚上来找我!然而这有个前提,却被郝杰故意隐掉了。

很多人都说:王凤在去冯海家之前,就已经做好了献身的打算,这个是不成立的,我们来看证据。

冯海的真正动机,通过它的心理活动讲了出来:你陪我一晚,我给你个“千数八百”。这是一种典型的侮辱,来自一个老光棍的恶!

而是什么产生了这种恶?其实源于一种自卑心理,之后很多剧情都能找到这种痕迹。他当然知道自己配不上王凤,其实只是想在别人落难时,找到一种自我存在的快感。

其后的片段,也印证了这种推测。在冯海看到王凤出现时,心里想:嘿嘿,真来了!这又一次证明,他对王凤的到来,并没有十足把握。

有趣的是:在冯海笑的时候,用的字幕是“嘿嘿!”虽然这个象声词未必代表着恶,但一定也不是光明的,凭郝杰对电影的态度,绝不会允许字幕不够准确。

而我们再来看,王凤之前又做了什么?

王凤从家里出来之前,心里想的是:只是拿个钱而已,又不干啥!这虽然有一定自我安慰的成分,但另一层面,也说明了她并没有献身的打算。

之后的场景,很有意思,随着王凤的出现,着重刻画了鹅,这是王凤从冯海家往出走的镜头,说明她很纠结,来来回回,几次都在退缩,甚至等到冯海险些睡着,但因为某些原因,让她不得不最终走进了冯海的家。

所以说,王凤去冯海家最初就有献身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冯海抽屉里之所以有五万块钱,只是一种简化的表达,这毕竟是一部短片,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里有个很小的细节,王凤出现时,冯海把一卷手纸塞到了自己枕头下,他已经准备好了一切,要开始这场交易了。

郝杰用大量的细节,无非是在表达冯海丑陋、龌蹉,甚至令人作呕的形象。而当我们都这样以为的时候,他紧接着来了个度的大反转,通过一个人格对比,让我们觉得我们错了,这也是很多观众不明觉厉的部分。

冯海把五万块钱交到王凤手里,并且冲她鞠了一躬。有人觉得这是冯海的阴谋,我觉得这实在是过于阴谋论了,也太瞧得起冯海的智商了。

那又是什么突然让冯海改变了主意呢?

我们来看,王凤接下去的一段话:我妈说了,只要我来找你,你就给我五万块钱!我来了!

真正让冯海改变主意的,仅仅是因为这句话而已,如果说还有别的,那一定是王凤眼里的纯粹与干净,她莫名其妙的唤醒了冯海潜藏在内心的本善。

这条理由可能不会让所有人信服,甚至连冯海自己都不了解,但这正是郝杰要表达的一种不自知,人类本身对于圣洁的一种敬畏,所以说:人类,根本不了解自己。

至少冯海的本质并不是恶的,这突如其来的不可控心理,让冯海的情欲消失于无形,鬼使神差的把五万块都给了王凤,并且深深鞠了一躬,这是一种恶对于单纯的敬畏。

从这一刻开始,冯海的形象彻底转变,变成了一个普通而质朴的农民形象。

而这样一个结果,王凤也始料未及。她也是懵的,脑海中首先跳过的是:他到底想干啥子哦?紧接着下跪磕头,头也不回的走了,再一次在王凤的单纯上进行着墨。

这就是第一幕中的故事,郝杰的表达干净利落,至于观众能从中看出什么,那完全是属于观众自己的。

第二幕:一种本我的不自知,由好奇心引发的虐恋。

第一段故事,已经为第二段故事埋下了伏笔,王凤心中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咋子啥都没发生呢?她所不知道的是,从此刻开始,她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

这就是:好奇心害死猫!这种不自知心理,潜藏在我们所有人的意识当中,往往也是恋爱的初期,甚至,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是同理。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她已经对冯海产生了一种兴趣。冯海的做法让她念念不忘,再加之心理上对冯海的亏欠,让两件悬着的心事,慢慢演变成了一种难言言喻的“恋”。人类心理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更有意思的是:郝杰用一件红裙子来表达了这种“恋”,其实他对冯海同样用了这种手法,在冯海脱掉那身西装之后,已经恢复了他的本真。只是相比而言,对于王凤的刻画,更加的令人瞩目。

细心的人会发现:王凤之前去冯海家的时候,穿得是一件普通的男式衬衫。所以笔者才肯定的说:王凤当时并没有献身的打算,至少心理上是排斥的。而真正让她产生这种心理的,其实是因好奇心而产生迷恋的第二幕,她已经开始对冯海展现自己的价值了。

不知在郝杰最初的设计里,是否有在这部黑白片中,单独给红裙子染色的想法,如果有,可能会让他的表达更易懂。当然,他最后的选择是对的。

因为除了这个转变以外,郝杰还要表达那方浴巾。那种隔着纱看事物的视角,而王凤此刻看冯海,正是隔着这层纱。如果真的给红裙子染色,这个表达也就相对减弱了。

而冯海此刻又在想什么?

他心中一直在懊悔:白白给了人家五头牛。这再次印证了冯海给予王凤五万块的突发性,当他醒悟过来,自己也对这种心理难以理喻。

而当王凤去路上拦他的时候,这种心理又产生了。他一直在躲避,他甚至不敢离她太近,有过暗恋情结的人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单纯的害怕,觉得自己配不上。

相比之下,因好奇而产生恋的王凤则是火热的,除了固有的天真外,让他觉得冯海至少是个好人,她展现出了一个恋爱中女孩的勇气,说出了一句大胆的话:我要做你的牛!

这里有个镜头又很有意思,王凤在追逐冯海的时候,有牛乳房的特写,很多人说:这是一种性暗示。其实不能完全算错,但郝杰最想表达的其实是“繁衍”,这说明隔着一层纱下的冯海,让王凤想走进他的生活,而且王凤不是冲动,她是认真的!

她跟冯海去领证,当别人一再提醒王凤,这个不能胡来时,她的语气很坚决,也很喜悦:考虑好了!

而此时,冯海的心中却莫名地疑惑起来,二人在人格上完成了一次互换。

冯海虽然是个老光棍,但会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还真值得怀疑。即使真的不会,连在名字上盖手印这样的常识都不懂,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别忘了,他一直独立生活,所有的事都要亲力亲为,而且最关键的:他刚刚卖过几头牛。所以只有一个结论:冯海在装傻!

而他装傻的目的又是什么?完全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源于对王凤目的的不确定性。其实这跟王凤对他的好奇心理是一致的,都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也是隔上了一层纱。

我们从来都认定:别人做任何事,一定是带有目的性的。这种不自知心理,让王凤因好奇产生了恋,而也让冯海产生了猜忌,这层纱又何尝不会引发出一场悲剧呢?

第三幕:一种本恶的不自知,由猜忌引发的悲剧。

回来的路上,王凤一直在看结婚证,脸上是开心的,她从始至终都是认真的,也许正在计划着一个美好人生的开始。而冯海却仍在纠结着那个问题:她到底想做啥呢么?

一辆车驶过,老实本份的冯海大嚷了一声:闹啥哪这是?往哪开呢?

这是一种双关,表明了观众的同理心,对于王凤的不解,也嫉妒冯海走了狗屎运。而另一层面,更表达了冯海内心的焦虑,他的心一直悬着,一种有了谜面,却没有谜底的焦虑。

之后就出现了本片中最受争议的部分,冯海与王凤,以及一条狗之间的激情,各种猜想让人大跌眼镜。

造成这种争议的主要因为两点:一是错误的理解了此事发生的地点,二是不明白狗所表达的指代性。

绝大多数人有个共同认知,把发生地点错误认定为冯海家,狗是冯海的狗,估计这也让郝杰始料未及。

因为他真的表达的很清楚了:这是发生在王凤家,参照物是书架。

这么明显的场景,却被很多人忽略了。王凤几次在家中思考,都是在这个书架前。而且即使冯海识字,一个以养牛为生的老汉,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一个书架。

郝杰似乎考虑到了有些观众会疏忽,所以在狗趴在窗前的场景,也同样加入了书。

除此之外,他的设计还另有深意,我们之后会说到。

这一幕中,郝杰采用了剪影手法。虽然争议很多,却忽略了这里面的一个大胆设计,这是郝杰的一个大心机。

我说的这一点,很可能会引起你的不适,尤其是女性。但这绝非是郝杰的恶意,我后面同样会解释到。

这个片段中,大多数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王凤的过激动作与狗的喘息上,却没人发现,除了冯海与王凤之外,这个剪影中还出现了第三人,严格意义上讲:它并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这诡异的一镜,不过就闪现了0.0几秒的时间。从王凤的姿势来看,她即将处于倒地状态,而冯海一直正襟危坐,这个肢体明显不是他们两个任何人的。

而这个肢体显然也不属于人类,怎么看都像一只狗腿!联系狗出现的时机,正是在第三幕的开始,而王凤的动作,其实正是一个狗在发情时才会出现的“狗撩腿”,难道郝杰意在讲一个狗精报答善良老汉的《聊斋》故事?

当然,这不是说完全没可能,但更可能是:郝杰在放烟雾弹。这就要绕回另一个问题:狗究竟代表什么?郝杰为什么如此强调狗?

其实,这个人物已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它是跟冯海、王凤一起出现的,而且一直隐藏在整个故事当中。

是的,这个人其实是王凤的妈妈,这也是郝杰之前为什么用大量镜头来强调:这是王凤家狗的原因了!

故事起因是因她而起,王凤之所以去冯海家取钱,完全是她在背后怂恿,而做为最后的桥段,她终于又出现了。郝杰想表达的是:王凤与冯海的一切过程,其实她妈妈一直都参与其中,是背后的推波助澜者。

这也就解释了第四幕:当王凤疑似自杀,为什么会是这只狗回来通风报信,而它在冯海身上乱嗅,其实表达的并非一种“舔”,而是一种纠缠。

狗是凶恶的,冯海是茫然、无助的!

当然,莫名出现的狗腿,也可能有另一种解释,它可能在指代冯海的欲望,他最终被王凤的热情“点燃”,所以接下去是一张他压在王凤身上的画面。

但笔者的理解,无论如何,这仍是郝杰故意放出的烟雾弹。

可以说:牛代表着冯海,踏踏实实,任劳任怨。鹅代表着王凤,一个小村中,实在找不出比鹅子更美的生物了,洁白而高傲,象征王凤在合适不过。那狗就是代表王凤的母亲,这里有着深深的贬义。

第四幕:关于王凤生死之谜的N多猜想。

我们从前几幕已经得知,郝杰是个极端工整的人,他每次都会在上一幕,给下一幕做好铺垫。而第三幕在铺垫什么?我们必须得到第四幕中去找。

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王凤为什么要自杀?

前面已经提到,冯海心中一直有个疑问:她到底要干啥子么?王凤的热情,换来的并非同等的回馈,而是猜忌。也就是说:王凤在冯海眼中的形象,已经不再单纯了。而从她在冯海面前卸下最后那层纱之后,仅存的一点神秘感也消失殆尽。

从上一幕来看,王凤在拿到结婚证时,一直是开心的,而献身之后马上去自杀,明显不符合常理。那促使她自杀的原因,只可能发生在她献身的这个过程当中。

从冯海之后的失落感来看,他一定是极度失望的!而王凤也是失望的,甚至觉得没有脸面再活下去了。这些都很明显,郝杰从开始就告诉我们了,当我们都骑驴找驴的时候,估计他正躲在幕后偷着乐呢!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无论在任何一幕,即使王凤换了衣服去找冯海,而一双鞋却始终没换过,郝杰一直在刻意强调。

这是一双男式旧鞋,跟王凤的整个气质格格不入,一点都不搭调。鞋子象征着什么?在中国传统中,这代表着贞操。过分点说,这是一双被男人穿过的旧鞋。

就是说:王凤在与冯海发生关系之前,已经不是处女了。这与冯海这个带着老旧思想的老光棍,有了第一次认知碰撞,有可能也是唯一一次。

这种失去贞操的炙热,在冯海眼里可能像一个妓女,这很可能是郝杰的画面中之所以出现狗的另一种表达,但这绝非恶意,而恰恰反应了冯海的无知。只能说,这是时代变迁留给我们的,新旧思想之间的一次碰撞。

冯海可能终于找到了他之前所猜忌的谜底,让他像对待险些撞到他的车一样,出言不逊:你不值五头牛的钱!

我不想结婚!这只是王凤发出的悲鸣!如果她真的不想结婚,这跟她之前的表现就是矛盾的,这只是出于一种保护,面对冯海的失望对自我的一种保护,也是对于冯海那点小自尊的保护。

王凤的爱,冯海真的配不上!

同一条路,她洋溢着爱恋的来找冯海,又无比失落的离去。

这很可能是郝杰最直接想表达的一个结局,又是一种不自知,而且涵义更加深远。

另一种结局。对应了故事开篇的一幅画:《石头记》。

还是之前那句话,郝杰是个惜镜如金的导演,不会在一部短片中设计没必要的镜头,他是故意放烟雾弹,指代另一种可能:黛玉死了,宝玉疯了,更准确的说是:痴了!

而幕后的推手正是王凤的妈妈。

影片的最后,放羊娃唱:五十里的路上来啊,眊妹妹,半个月眊了妹妹十五回,就因为眊妹妹,跑成哥哥罗圈腿。这很可能是冯海今后生活的写照。而乱石堆中的一只小脚,正对应了绛珠仙草与石头间的故事。

第二个问题:王凤真的死了么?

其实未必!这才是郝杰之所以留下一个开放性结尾的真正原因。

因为王凤上山时,并没有携带这块纱巾,飘下来这层纱,可能是另一种隐喻。

隔着一层沙,让冯海以为王凤是他想象中的样子,所以全力以赴。隔着一层纱,让王凤以为冯海是他想象中的样子,所以飞蛾扑火。其实无非都是水中月,镜中花,而且折射出来的一面,往往都是相反的。

而如果掀开了这层纱,一切都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样子,他们又是难以承受的,这何尝又不是一种不自知呢?

王凤也许只是回归到了一种最质朴的生活,那只洁白的小脚,羊没有发现,小孩也没有发现,只能说明王凤的死压根儿不存在。所以崖边有一只鞋,而山下有一只脚,这指代着:另一个王凤死了,很可能仅仅是说明,今后的生活,并非她原本所想象的样子。

▍隐藏在本片中的最大禁忌。

影片中间,隐藏着一个颠覆所有人认知的禁忌。这件事还要退回到冯海与王凤领证的一个画面。

在这封结婚介绍信上,我们能清晰的看到冯海与王凤的身份证号,让人不得不佩服,郝杰这个秘密实在埋得太深。从这两个号码可以看出,她们在同一个辖区,也就是同村人。而生日和编号又重合了,可见这是虚拟的。而有趣的是:郝杰刻意强调了他们的年龄。

王凤出生在年,冯海出生在年。两人相差23岁,这虽然是忘年恋,但如果说是禁忌,恐怕也未免夸张。好吧,那就让我们回到短片的最初。

郝杰这样惜镜如金的导演,不会白费笔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而且开片这个时间参照,真的是可有可无,但他为什么偏偏又要加上?这正是他刻意隐去的,而又像个高智商的罪犯一样,故意留下线索,去挑战影迷们的智商。

这是发生在年的一个故事。-,冯海当年36岁。-,也就是说王凤才13岁,并未成年。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讲,其实冯海已经构成犯罪了,郝杰可能真的不该以一段恋情的方式来讲。但我们还得承认:这样的故事更现实,因为人真的是复杂的,这使得整个故事更具有力量。

笔者认为:这很可能是那个年代,发生在某个小村中的一件真事儿,郝杰想把他讲出来,又担心过不了审,所以才假借了“梦”的主题。

而一个人想守住一个秘密真的很难,所以他又刻意将相关线索留在了影片之中。

笔者在这里做个大胆的揣测,还原一下故事本身的真相。

年,某个小村发生了一件事儿。年仅13岁的女孩由于一些原因失去了贞操。这在那个年代,那个闭塞的地方,一定会被人瞧不起。

恰逢这个家庭遇到经济苦难,需要一笔钱,于是,女孩的妈妈想把她嫁给村中一个老光棍。结婚当天,老光棍就发现了贞操问题,促使了女孩的自杀。

有罪的老光棍之后成了女孩家的胁迫对象,开始了无止境的余生。

很可能就是类似的案例,激发了郝杰的创作灵感,因为他折射了很多社会现象,也让他发现了很多心理问题,所以才情不自禁地想讲出来,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既抽象又写实的故事。

▍脑洞揣测,切勿当真

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以下可能性纯属揣测。

通过笔者的分析,其实还有一万种可能。例如:冯海是受害者,这个事从最初就是一场骗婚案。

又或者,王凤是受害者。冯海是夺走她贞操的罪魁祸首,新婚之夜被王凤发现,导致了最终的自杀……

不管怎么说,郝杰的动机是成功的。用一部仅仅20分钟的短片,制造了无数的疑点与可能,已远远超越了它本身该有的容量。他并没有变,虽然被社会给“上了一课”,但仍旧是曾经那个狂妄,而富有野心的他,而且更加极端,他只是把这种心机藏在了心里,藏在了他的作品里。

除此之外,还有人质疑了片子中的另一些疑点,比如说:影片开始时,采用了低视角拍摄,以及动物栅栏外的拍摄,疑似狗的视角。其实这无非都是一些取景与构图的问题,笔者认为:这并非很重要的细节。

▍《冯海的梦》的最后评价

郝杰说:人其实是不了解自己的,人是不自知的,人生真正的悲剧就是这部分导致的,你以为是那个原因,其实可能是那个原因。估计没人能真正解读他这20分钟的短片,因为郝杰永远不会给你答案。

郝杰的《冯海的梦》,虽然得到了专业影迷的广泛赞誉,而从《开拍吧》的上映结果表明:他的作品几乎没人看,而仅有的影迷也表示没有看懂,但评价却依然很高。

我相信郝杰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心里的落差肯定也是有的,因为他之前就已经识时务的把自己归类到了小众电影里。

电影市场就是这样,票房与评价总是两极化。笔者虽自认是个极度的文艺片、艺术品爱好者,但说真的,在大多时候的观影选择上,往往还是商业片。

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影迷看电影往往是抱着解压心态,而纯娱乐的商业片肯定更符合需要。二是这种电影要在相对平和的心境下来看,而我们现在类似的心境又太少了。所以,无论是功能与应用场景,都限定了他的受众范围。

而有一点必须承认:大多数商业电影我不会看第二遍,而郝杰的电影我会重复去刷,因为它的确更有滋味儿。

陈凯歌是真正看懂了郝杰电影的,所以才说:他像老舍一样“改我一字,千刀万剐!”因为他影片中的所有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陈凯歌还说:郝杰是时代隐士,不可说!不可说!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另一个导演:沙漠。

这是真正的制作人态度:我认可,但不会选择,这就是市场!

有个影评人说:彼之砒霜,我之蜜糖!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

其实,这部短片映射了很多社会学问题,心理学问题,郝杰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审判者,去刻意讽刺,而是以旁观者的视角去倾诉,结果是什么,又完全留给了观众,这才是这部片子最有意义的地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冯海的梦之所以反对阐释,原因是隐晦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