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妙玉风尘肮脏违心愿,她的结局是有多肮脏
TUhjnbcbe - 2024/10/5 18:03:00
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https://m.39.net/pf/a_4651574.html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妙玉在太虚幻境《金陵十二钗》的曲子名叫。所谓“世难容”,就是不容于世,不被大众社会所接受的意思。非常契合妙玉与世俗格格不入的特点。妙玉因为性格备受诟病,差不多是金陵十二钗中最不讨喜的角色。而她的曲子中有这样几句话引起读者的分歧,到现在也莫衷一是。

“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肮脏”和“无暇白玉遭泥陷”的语句,出现在一个带发修行的出家人的谶语中,难免遭人联想。再联系妙玉判词:

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要么是“肮脏”,要么是“陷泥淖”,这是所有金陵十二钗所没有的。一个精神和身体都有洁癖的女人,偏被与脏紧密相连,以至于关于妙玉的结局出现了妙玉流落风尘,或者被老朽纳为妾的说法。而通行本续书,更将妙玉的结局写成被强盗掳去,不知所踪。那么,事实是这样么?理解妙玉判词、曲子、以及她的为人就知道根本不可能。

首先,妙玉的性格孤高自赏,不容于世俗,她心中也容不下世俗,对任何人都是合则少交往,不合绝不假辞色。这样的人,一旦沦落风尘或者自身受辱,根本不可能苟活。令人疑惑的是曲子内容指出她“陷泥淖”后竟然顺从接受。这起码说明两点。第一,妙玉“陷泥淖”是她能接受的底线。第二绝不可能身体清白受辱。

其次,妙玉的“肮脏”是有前提的。“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肮脏的不是妙玉,是风尘。妙玉觉得风尘肮脏不愿意同流合污,才跑到贾家的大观园栊翠庵“躲进小楼成一统”。对此邢岫烟有过说法。

宝玉听了诧异,说道:“他为人孤癖,不合时宜,万人不入他目。原来他推重姐姐,竟知姐姐不是我们一流的俗人。”岫烟笑道:“因我们投亲去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

贾宝玉对妙玉评价是“万人不入她目”,邢岫烟说她“不合时宜,权势不容”,都说明妙玉躲在贾家就是不想融入“肮脏的风尘”中。

最后,妙玉“遭泥陷”也有前提,原文说“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所谓“好一似”,是“就好像,仿佛”的意思。主要针对的是妙玉的“风尘肮脏违心愿”。

串联起妙玉的“风尘肮脏”“遭泥陷”就会知道,并不是妙玉结局流落烟花巷,或者委身给老头子做妾甚至被强盗掳走玷污。以妙玉的本心万难接受这种结局。打个简单的比方容易说清楚,妙玉认为只有自身所处之处是干净的,她所处之外都是猪圈。妙玉在贾家被抄家后,没有了容身之所。不得已走出“干净”,投身到“猪圈”中,这就是妙玉的“肮脏结局”。

妙玉是带发修行的出家人,她有自己强烈的价值观。认为像水月庵净虚,马道婆,清虚观张道士之流,整日周旋于权贵之中,为“五斗米折腰”的行为,都是不洁肮脏的,要坚决与其划清界限。

当初贾家请她,她要求下帖子才可以。只因下帖子请她,属于座上贵客,不是呼来喝去的门下“清客”。她藏身大观园栊翠庵对她来说非常好,除了贾家有限几人打扰,再没人骚扰她。她也不用做违心的事,伺候逢迎违心的人。她讨厌刘姥姥这样“低三下四”打秋风的人,正是贾母带刘姥姥上门,要水要茶需要她伺候,刘姥姥来贾家要钱,正是妙玉最鄙视的“精神不洁”之人。伺候这样“不洁”的人,也脏了自己。贾宝玉深知妙玉为人,派人给她洗地,就让妙玉喜欢。

只可惜好景不长,贾家抄家后,一切发生改变,妙玉不得已重入江湖,融入世俗肮脏,就是一块美玉掉到了烂泥中一般随波逐流…

您说是不是这样?欢迎留言探讨。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妙玉风尘肮脏违心愿,她的结局是有多肮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