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推理悬疑小说,日本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并由此催生出数量庞大的推理小说家,如东野圭吾、江户川乱步、松本清张等等。
今天要推荐的是日本女性推理小说家秋吉理香子,写的一部叫《圣母》的小说。
小说的情节其实非常简单:一心想当妈妈的保奈美,却因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且卵管狭窄很难如愿。为此,她接受了不孕症的治疗,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经历了一系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之后,她终于如愿以偿了。
孩子的来之不易也让保奈美倾注了更多的心思,不愿意让她受到一丁点的伤害。
此时,保奈美的居所附近发生了连环幼童猎奇杀人事件,刑警的调查止步不前,保奈美决定要靠自己,消灭这个潜伏在自己孩子身边的恶魔。
两位母亲,两个孩子,三种视角分别叙述,直到最后一刻,才能真正明白,读者的“圣母”到底指的是什么。
从选题上来看,这篇小说谈的内容是性侵和母爱,两者都并不鲜见,这类的作品也如过江之鲫。
但这本书出彩的地方,一是悬疑、叙诡式手法;二是切入点,完全是女性视角,女性的体会,极容易引起同类读者的情感共振。
这两点,恰恰也是一部推理悬疑小说成功的关键因素。
首先,我们要谈的,是这本书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叙诡式手法运用的。
叙诡式手法,也叫作叙述性诡计,指的是作者利用文章结构或文字技巧,把某些事实刻意地对读者隐瞒或误导,直到最后才揭露出真相,让读者感受难以形容的惊愕感。
这种写作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统治了日本推理界,也因此产生了很多不错的推理作品,如折原一的《倒错的死角》、道尾秀介的《向日葵不开的夏天》、东野圭吾的《恶意》等等。
一本好的叙诡小说,从全书的第一个字,一直到最后一个字,都充斥着作者精心设置的心理迷宫,一步步引诱读者迈入陷阱,并通过文字让读者坚信自己正在往迷宫的出口行走。
《圣母》就是如此。
开篇是保奈美在照顾孩子,然后回忆孩子来得有多么地不易,历经了多少的痛楚,所以才要有保护孩子的决心。
这其实就已经在布置一个迷宫了,但读的人未必知道;
写到真琴时,写真琴的洁癖、疏离,这同样也在布置另一个迷宫,而且相较于前面一个,这个迷宫更大、陷阱更多。
直到全书接近尾声,直到读者都相信了自己的判定,作者却笔锋一转,开始揭示谜底。
读到这里,相信很多朋友都会重新翻到前面的篇章,仔细寻找自以为遗漏的地方,看到底是自己疏忽了,还是作者笔误了。
当然,作者没有笔误,这就是她的诡计和逻辑。
层层递进,看似平淡,却又层层反转。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这本书所引起的情感共振部分。
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是日本的一大社会问题,极度失衡的心理导致日本经常会出现重大恶性案件,而这类案件的犯事人还多是未成年人。
加害人是未成年人,被害人同样是未成年人。
作为一个母亲,当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伤害,甚至被残忍地剥夺了尊严和生命的时候,母亲到底会有多伤痛、多绝望?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陷入失去孩子的绝望的母亲究竟能够做出什么样的疯狂举动,不得而知,同时,无论是何种举动,在知情人眼里,都在情理之中。
所以,当保奈美做的事被大白于天下后,你能说她做错了吗?如果换做你是保奈美,你又会选择什么样的行动呢?
关于这本书,也有很多评论,对错不一。
有说保奈美是位伟大的母亲,也有说作者的三观有问题,旨在弘扬以恶制恶的手段。
不论是日本还是中国,底层女性在男权社会底层的处境始终是悲凉的。(可以看看偏远山区的女性或被拐卖的女性)。
她们的救赎靠谁?靠正义?靠法律?都靠不上,她们能靠上的只有自己。
涉及到孩子,情感又更不一样了。
很多女性为了自己,可以选择委屈和忍受,但涉及到孩子,母性在一刹那就会被唤醒。
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一个母亲可以做出任何事情,因为每一个深爱着自己孩子的母亲,都是圣母!
当然,我并不是推崇也不鼓励《圣母》一书中,手刃凶犯的方式,但同样作为一个母亲,我能理解保奈美。
总的来说,《圣母》无论从叙述性诡计上,还是动机上,算不上至臻完美,但全书在最后却让读者生出一种由衷的感动,算得上是一部杰出的作品,最后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将全书主旨升华。
《圣母》在豆瓣上评分8.3分,有多人对其进行了评价。
如果你还没有阅读过这本书,建议你可以找来读一读,或许你的感受会和我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