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世间》里,周秉义是最具争议的几个代表人物之一。
许多人认为,拥有权力背后有靠山的他,在自己父母和岳父岳母面前,仿佛后者才和他有血缘一般。
尤其是看过原著中周秉义临终前,颇为郑重其事地对自己的妹妹和弟弟以及对妻子郝冬梅说的那些话,让许多人都认为看到了完美的他另一面,竟是一副凉薄的嘴脸。
虽然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只凭借对一个人的只言片语就以己度人之人,就显得矫情了。
“指望不上”的周家长子,“不孝”正常
孝这个字,有2种含义:其一,它是一个动词,孩子作为家庭重要成员,用自己的行动来回馈自己的父母;其二,它是一个形容词,是别人口中的谈资,用它来形容一个人是否对自己父母足够的好。
周家3个孩子,在许多人看来周秉义和周蓉身份地位远比周秉昆要好得多,可是3个孩子中反而是这个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多好职位的小儿子在照顾一大家。
如果以旁观者以及现在人的思维逻辑,周秉义和周蓉这两个孩子完全指望不上,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周秉义把没有孩子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周蓉把自己的孩子放在了父母家让弟弟照顾。
这便是以己度人最不堪的一面,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并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如果不放在相应的情境和时代背景下,那就只是躲在一旁从门缝里看人且爱嚼舌根的“长舌妇”而已。
在周志刚去世之后,又有人开始评价周家长子:
有出息的儿女未必就能让父母得益。周家的大儿子很有出息,女儿也算出人头地,那又怎样呢?周志刚退休后不是照样住在光子片的老屋子里吗?上医院不是得由众人轮番去背吗?从医院回来不是坐着平板车吗?不是最终死在了早前自己脱坯砌的火炕上了吗?
很多事情并非周秉义原本的想法,比如他为何会一直住在岳母家,而不是自己家。在原著中,已经是省厅干部的他有分到房的指标和名额,可是为了继续开展工作,他放弃了。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周秉义他不内疚吗?他很内疚,自己住着岳母家的小洋楼,自己的父母和弟弟一家挤在光字片的两间房子里。但是他能和任何一个人说吗?不能,从父母到郝冬梅,他没有办法和任何一个人说。
有人说,手中有权力的他,不为自己家人谋幸福,就是“只说不做”的虚伪。如果说谋个人小家的幸福就是虚伪,那完全就是没看懂周秉义这个人。
从在建设兵团做知青开始,周秉义就放弃了许多别人认为实在难得的机会,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周秉义有着一种精神洁癖,这种洁癖会让他刻意的保持一个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对于自己内心信奉的理想的自我约束。
之所以有这点,是因为他完全继承了周家善良执着不愿麻烦别人凡事先从自己考虑的家教。所以,即便是周秉义官做得越来越大,父母也没有因为他不照顾自己,就对他有所怨言。如果周秉义像他的战友姚立松那般,稍微动一些利己的念头,让周家人各个都过得好,那就不是周秉义了。
那么,照顾父母指望不上,却让父母一生都荣耀的周秉义,难道不也是一种孝吗?
“让爱人找到自己的归宿”,是周秉义对郝冬梅从一而终的信念。
周秉义和郝冬梅的情感,很多人说很纯洁。从某个角度来说的确如此,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尤其是共同经历了做知青的那段时间的历练,二人的感情早已经超越了亲情、爱情,成了更高级的“同志战友”情。
周秉义和郝冬梅二人从初中开始就暗生情愫,曾经因为彼此的家庭的差距,周秉义也有一丝动摇,但很快就这种动摇就化作了他要变得更好的动力,所以在原著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周秉义内心的描述:
他要求自己必须是那么一种男人——不论时代如何风云多变,自己在同龄人中都不但要努力争取出类拔萃,而且还要始终是一个好人。他确信那么一种男人肯定会有优秀的女人来爱的,而郝冬梅究竟优秀不优秀他还看不出来。
基于对郝冬梅这样的情感,即使在她的父母因为身份原因遭到不公平待遇,她本人也因为这个原因,被安排到了最辛苦的地方的时候,周秉义也毅然决然的选择放弃更好的机会,也要和郝冬梅在一起。
如果,此时的周秉义内心里浮现出一丝的凉薄,他完全可以选择更好的机会,而用花言巧语哄着郝冬梅。
但是,他并有如此地做。也正是因为他没有那样的做,才有了他大学毕业回到故乡选择和郝冬梅在一起的原因,而事实上也是因为周秉义在郝家最困难时期对郝冬梅的不离不弃,才有了之后金老太太对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指点和所谓“移情别恋”的宽恕。
原著中,周蓉曾经预言过周秉义和郝冬梅之间的感情,她说:
我从你俩的关系中只见柔情似水,还没洞察到激情的点燃。但也许对于你和她,爱情只有柔情就足够了。或者,你们到了中年以后才会互相需要激情吧。
直到周秉义退休之后和郝冬梅一起出国旅行,他才领悟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他告诉郝冬梅,他的人生最美好的3个时期:初中到高中、兵团知青、退休和妻子出外旅游。而这3个美好的人生时期,无一不是都有郝冬梅的参与。
其实,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周秉义去世后郝冬梅说的是:
我是为你哥做出这种决定的。他临终时,要求我答应他这样做,当然,我自己也需要重新找到归宿。
难道,让一生无子的郝冬梅之后一直活在自己离世的痛苦中,就是对感情的一往情深至死不渝吗?难道,让自己爱的人在自己离开世界之后,再找到一个归宿好好活下去,就成了“搭伙过日子”的凉薄情感了吗?
“该与不该”,“做与不做”,从来都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周秉义和周蓉就是嫉妒自私的代表,用优秀来做借口,完全不顾及自己弟弟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生活。尤其是作为一个军工厂的领导的周秉义,除了给周家带来众人口中的荣耀,没有带来一丝实惠。
按照人们的常识,周秉就该用自己的地位和能力,为还在光字片区的家人谋来一份福利。但是,且不说他有没有能力做这些事情,即使有这样的能力,他也还是会选择不去做。
前面提到,周秉义代表了一类心怀理想主义的人,在他们接受到的知识和价值体系里,如果只心怀自己利益,不用别人来评价自己,他首先会给自己一个不合格的评价。
也就是这个从来不顾自家的人,给濒临倒闭的工厂带来拆解巡洋舰的工程;也就是这个从来不顾自家的人,在他成为领导的尤其是即将退休的时候,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对光字片区的彻底改造。
有句老话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句出自《孟子》的话有2句回答:不若与人,不若与众。翻译而来便是:不如与他人(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这就是周秉义他一直在做并且秉持的标准,弱化自己和自己家的好处,成就更多人的幸福和未来。这本该是一个好官最该有的基本素质,怎么在一些人的口中,就成了周秉义设计自己形象,不讲情面,只遵从温良恭俭让了呢?
难道,刻意让周秉义刻意放大自己对家人的愧疚,变成一个贪图权力只为一己谋私利的昏庸之辈,才能体现出他的不凉薄吗?
《人世间》是一部用最传统和最朴实的方法创作的长篇小说,充满着诚意和使命感。作家以自己近70年的人生积累、生活阅历和智慧判断完成了“写一部反映城市平民子弟生活的富有年代感的作品”的心愿。感觉作者要在古稀之年给作为作家和知识分子的自己交一份答卷,也给身处的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交一份答卷。
作家说他从小生活在城市,更了解城市底层百姓的生活,他用他杰出的创作才能为我们虚构了一个真实的“人世间”:A城共乐区光字片土屋底层民众半个世纪的世间生活。小说以底层百姓周秉昆们为核心并辐射到城市的各个阶层,多角度多层面深度书写了他们的生存状态与生活历程。
作家说,《人世间》用文字为他所了解认识的家乡人画了一组群像。他们中有中高级干部,大学教授,有公安干警,有文化馆长、报社编辑,有商人,有导演,有市井小民,也有更多的在岗和下岗职工……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他们命运跌宕起伏,每个人身上都既有清晰的时代烙印,又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人世间》有力地刻画了时代变迁,尤其是时代变迁中的人物,他们一再向我们发问:人可以是什么样?人应该是什么样?那些人,那些精神形象,是立得住的。梁晓声认为,文学艺术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是让人们的心灵向善与美进化,创作《人世间》就是想将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直观地告诉人们。
只有从那个年代梳理过来,才能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他想让年轻人知道以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一代代中国人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如何走到今天,以此对他们的人生有所帮助。这就是一个作家的使命感,他以近70岁的高龄,耗时三年,手书一百多万字,用文字为百姓画像,为时代立传!
文学艺术,当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以“明德”引领精神风尚。以“明德”为支撑的精品,方可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人世间》树立了当代文学作品创作的典范。
以现实主义的坚实,《人世间》最终写出了城市底层平民五十余年的生活史,委实可钦可叹。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世间》自创了一个传统:一个以鸿篇巨制的形式书写城市底层平民的传统。这样的厚重之作,之前少见,未来也不会多见。梁晓声无疑以自己固执的热情硬生生开创出了一条道路。对他来说,是聊慰己怀,对当代文学来说,则是卓然成体,自当号引更多来者。
总的来讲电视剧已经拍得挺好,但是对比原著还是有许多删减,原著中对于许多的细节描写得更加透彻,对《人世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原著看看,利用休闲时间拜读梁晓声老师的文笔,提升自己,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