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4501962.html巧提建议的诀窍——以《红楼梦》中言语交际为例(《语言文字报》原主编杜永道文)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语言细腻、含蓄、传神。《红楼梦》中的人物对话非常精彩,无不彰显出人物性格、言语目的、语境特点等。工作生活中,怎样提建议容易被对方接受?《红楼梦》中的言语交际对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建议与对方的主观意愿相符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宝玉挨打后,袭人向王夫人建议:“以后竟还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袭人没想到,这条建议竟然拨动了王夫人的心弦。王夫人不仅对该建议大加赞赏,还暗示要提升袭人“地位”。王夫人当场感喟:“我的儿!你竟有这个心胸,想的这样周全,我何曾又不想到这里,只是这几次有事就忘了。你今儿这一番话提醒了我。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名声体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原来袭人的建议说到了王夫人平日潜在的念头、想法上,引发了王夫人内心强烈的共鸣,她作出了非同寻常的反应,说:“你今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自然不辜负你。”可见,建议语与听话人的某种意愿相符,特别是恰与听话人长期的积虑对接,必大受欢迎,迅速达到预期言语目的。再如《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宝玉向妙玉建议把名贵瓷杯送给刘姥姥,这一建议恰与妙玉惊人的“洁癖”意念合拍,当即被性格孤傲的妙玉爽快采纳。
反之,不察对方意念而贸然建议,易碰壁。《红楼梦》第三十六回中,王夫人决定每月从自己“月例”中拿出相当于“姨娘”“工资”的“二两银子”给袭人。巧于谄媚的凤姐一听,顺水推舟地建议:“既这么样,就开了脸,明放他在屋里岂不好?”王夫人立即拒绝:“那就不好了……等再过二三年再说。”其实,王夫人谈及“二两银子”的话语中,已透露出“暂不宜将袭人姨娘身份公开”的主张,凤姐没体味出来,结果碰了钉子。
建议与听话人主观意念相符,听话人乐于接受;建议与听话人意念不合甚至相悖,必然会被驳回。
▲变革性建议宜“先破后立”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史湘云“申办”大观园诗社“第二届诗会”获准,很是兴奋。喜而不寐的湘云在灯下向宝钗高谈阔论自己的“承办计划”。不料宝钗给她兜头泼了瓢凉水,劝其放弃,并提出自己建议。自尊心极强的湘云听了这番话不但没恼火,还高高兴兴接受了宝钗的主意。原因何在?
首先,宝钗对湘云承办诗会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子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道也不够。难道为这个家去要不成?还是和这里要呢?”这一符合客观实际的冷静分析使湘云发热的头脑顿时降了温,她意识到实施难度大,有些不知所措,这是宝钗的“破”。
见湘云心态有所转变,宝钗趁热打铁,拿出新方案:“你如今且把诗社别提起,只管普通一请,等他们散了,咱们有多少诗做不得的。我和我哥哥说,要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来,再往铺子里取上几坛好酒来,再备上四五桌果碟,岂不又省事,又大家热闹了。”湘云听了这个切实可行、周密细致的新计划,“心中自是感服,极赞他想的周到”。她完全接受了宝钗方案。宝钗“先破后立”的建议方式大获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破”须符合对方的基本意向,否则难免碰壁。如《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宝玉病势危重,赵姨娘竟然对贾母说“只管舍不得他,这口气不断,他在那世也受罪不安生”,这是“先破”。接着建议“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服穿好,让他早些回去,也免些苦”,这是“后立”。她的“破”的说法跟贾母竭尽全力抢救宝玉的基本意向迎头相撞。“这些话没说完,被贾母照脸啐了一口唾沫,骂道:‘烂了舌头的混账老婆,谁叫你来多嘴多舌的!……’”
“破”须有一定力度。《红楼梦》第四回中,薛蟠建议母亲改变到京后住在贾家的打算,他“先破”,说:“如今舅舅正升了外省去,家里自然忙乱起身,咱们这工夫一窝一拖的奔了去,岂不没眼色些。”这个“先破”当即遭到其母反驳:“你舅舅虽升了去,还有你姨爹家。况这几年来,他们常常捎书来信要咱们进京。”薛蟠的“先破”软弱无力,一出口就败下阵来,另居别处的“后立”也就无法张嘴了。
建议若涉及用新方案取代旧方案,“先破后立”是有效的言语策略。先指出旧方案操作的难处或可能导致的后果,使听话人萌生寻求更佳方案的意愿,再提可行性强的新方案,这样才容易被对方接受。
▲注意对方有无接受建议的主观需要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薛蟠侍妾香菱和小丫头们游戏时不慎弄脏了新裙子。宝玉见了,好心地向香菱提议用袭人裙子换下脏裙子。薛蟠是有名的“呆霸王”,曾为争买香菱打死人命,平日对香菱管束甚严。香菱也一贯谨言慎行,这次她为何接受这一建议呢?且看宝玉是如何说的
/p>
宝玉跌脚叹道:“……姨妈老人家嘴碎,饶这么样,我还听见常说你们不知过日子,只会糟蹋东西,不知惜福呢。这叫姨妈看见了,又说一个不清!”
“香菱听了这话,却碰在心坎儿上”,欣然同意“换裙”。宝玉的建议被香菱接受,是因为暗合了香菱的主观需要:避免遭婆婆数落。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宝钗向黛玉建议每日吃燕窝粥,并作出具体安排:“我明日回家去,和妈妈说了,只怕我们家里还有,与你送几两来。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劳师动众的。”黛玉回应:“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她愉快地接受了宝钗的建议。黛玉看中的不是东西,而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生活境遇中难得一遇的暖人情意。宝钗的建议正好迎合了黛玉心态上渴盼温情的主观需要,所以被黛玉接受。
建议与听话人办理某事的需要相吻合,也易被接受。如《红楼梦》第十三回中,宝玉向贾珍建议,请凤姐来宁府主持料理秦可卿丧事。贾珍听了“喜不自胜”,接受了建议,迅即找王夫人说:“我看里头着实不成个体统。怎么屈尊大妹妹一个月在这里料理料理,我就放心了。”宝玉建议受到贾珍欢迎,是因为宁府女主人尤氏患病,不能理事,宁府丧事等各项事务急需“总指挥”。
反之,如果听话人没有某种需要,建议多被拒绝。《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荣府请了戏班子给宝钗生日助兴,快开演时,宝玉向黛玉建议:“起来,吃饭去,就开戏了。你爱看那一出,我好点。”黛玉冷笑道:“你既这样说,你特叫一班戏,拣我爱的唱给我听。这会子犯不上跐着人借着光儿问我。”黛玉不乐意沾宝钗生日的光来点戏,也就是说,黛玉没有这种需要。宝玉未细察黛玉心态,热心的建议碰了一鼻子灰。
▲建议被采纳需具备的两个条件
《红楼梦》第七十回中,贾*即将从外省返京,宝玉平日习字数量太少,难以应付贾*“考核”,每天紧赶慢赶写毛笔字。王夫人操心地说:“这一赶,又赶出病来才罢。”宝钗和探春建议:“我们每人每日临一篇给他,搪塞过这一步就完了。一则老爷到家不生气,二则他也急不出病来。”王夫人点头而笑,采纳了这个建议。这个小故事透露出,建议被采纳需具备两个条件
/p>
第一,所提建议符合听话人对事情发展的期望。宝钗、探春的建议之所以“马到成功”,是因为投合了王夫人盼望宝玉平安、贾*不生气的期望。再如《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中,王夫人追查“绣春囊”来源,她在凤姐处碰壁后更为焦灼,女管家王善保家的提出一个建议:“如今要查这个主儿,也极容易。等到晚上园门关了的时节,内外不通风,我们竟给他们个猛不防,带着人到各处丫头们房里搜寻。想来谁有这个,断不单只有这个,自然还有别的东西。那时翻出别的来,自然这个也就是他的了。”这是一条*计,但符合王夫人查出带“绣春囊”进大观园“罪魁祸首”的急切期盼,故而立即获得批准。王夫人赞许地说:“你主意很是。若不如此,断不能清的清白的白。”
第二,所提建议可行性强。宝钗和探春的建议被采纳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不会引起任何副作用,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若建议可能引发某种副作用,意外捅娄子,极易被拒绝。《红楼梦》第十九回中,宝玉至黛玉处,见黛玉在床上躺着,提议:“我也歪着。”黛玉道:“你就歪着。”宝玉道:“没有枕头,咱们在一个枕头上罢。”这个建议立即遭到黛玉否决,黛玉道:“放屁!外头不是枕头,拿一个来枕着。”如果按照宝玉建议,二人同枕一个枕头,丫头、婆子们看见,是十分不雅的。再如《红楼梦》第三回中,黛玉初入贾府,离开贾赦家去见贾*,邢夫人再三挽留她吃饭。黛玉笑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黛玉婉言谢绝的原因是,若按邢夫人建议吃了饭再去见二舅,会耽搁太久,从而导致失礼。也就是说,可行性使黛玉不得不婉拒邢夫人的提议。符合听话人对事情发展的期望,并具备良好可行性的建议,对方往往会痛快接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