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阵雨大雨昌黎或将迎来入汛以来最强降 http://www.changlizx.com/clxly/8608.html“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著名学者王国维关于做学问的三重境界,至今为人传诵。
作为享有国际声誉的大学问家以及著名的清华导师之一,王国维与梁启超陈寅恪、吴宓等人齐名。他学术涉猎广泛,为后世留下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年6月2日,王国维在颐和园昆明湖自沉,震惊众人。关于他的死因,始终是一个"谜",众说纷纭。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投湖前王国维的心情是黯淡的。就在半年前,即年底,他最爱的大儿子王潜明去世。大儿子的死以及此后引发的一连串家庭内部烦扰,亲情与友情皆遭遇剧变,是王国维走上绝路的原因之一。而在这一连串的变故中,关键人物就是王国维的大儿媳罗孝纯。罗孝纯是王国维多年挚友、著名学者、"甲骨书法第一人"罗振玉的三女儿。在她16岁时,由父亲做主,嫁给王国维的长子、时年19岁的王潜明,成为王家儿媳。王国维与罗振玉的关系不仅是好友,还是亲家,关系可谓亲上加亲,好上加好。罗孝纯与王潜明青梅竹马,婚后夫妻恩爱,感情甚笃,可谓是一桩天造地设的良缘。王潜明在海关工作,收入丰厚,二人婚后生了两个女儿,一家人其乐融融,非常幸福。然而,幸福很快戛然而止,这个家庭遭遇一连串的厄运。他们的两个女儿相继夭折了,主要原因就是当妈的罗孝纯不懂怎么照顾孩子。罗孝纯的娘家晚辈罗允康称“三姑奶奶有‘洁癖’,就干净在她的一双手上。家里有人说,她那两个女儿就是让她给‘洗死’了!”据说,当母亲的为让孩子干净,不管天热天冷,非得给女婴洗澡,本已着凉感冒,却仍洗澡不断,结果两个孩子都染风寒夭折。按理说,如果罗孝纯能够听从一些年长的过来人养育孩子的经验之谈,不至于让两个孩子都染上风寒夭折而死。罗孝纯小时候随父亲罗振玉在日本生活,养育孩子那一套也照搬日本的风气,但放在中国可能会"水土不服"。次年,由于染上风寒,加之思女过度,27岁的王潜明因病去世。罗孝纯那时年仅24岁,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关于王潜明的死,罗孝纯难逃其咎。罗振玉在女婿王潜明的医疗问题上曾指责过女儿“偏执”。可以想象,应该是罗孝纯没有听从他人的建议,在丈夫的治疗问题一意孤行,最终酿成悲剧。两个女儿夭折,丈夫又死了,罗孝纯面临着人生严酷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罗孝纯可谓"性格决定命运"。罗孝纯是罗振玉最小也是最宠爱的女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恃宠而骄,养成了任性、偏执的性格。王潜明去世后,罗孝纯处理后事上王潜明的继母关系恶劣及遗款等问题上引燃了夫家与娘家的战火。最终导致了王国维与父亲罗振玉多年友情破裂,最后绝交的地步。据罗振玉的长孙罗继祖说,姑母罗孝纯与潜明继母潘夫人在处理王潜明后事问题上出现分歧,婆媳关系当时比较恶劣,“感情冷淡”。当罗振玉前来吊唁时,罗孝纯对父亲"泣诉",让爱女至深的罗振玉大为震怒。罗继祖这样称:“潘夫人处置善后偶尔失当,姑母泣诉于祖父,祖父迁怒于王先生,怪他偏听妇言,一怒而携姑母大归。……三十年夙交感情突然破裂"。但是,王国维长女王东明对“潘氏夫人处理善后失当”这样的看法却不同意,认为是没有根据的“臆断之辞”,她是维护潘夫人的。罗孝纯是罗家的小女儿,倍受宠爱,如今年纪轻轻就守寡,罗振玉痛女心切。不过,当时王国维儿子没了,媳妇如此年轻便守寡,也是悲痛的。王国维为安排罗孝纯的生活办了两件事:立嗣和恤寡,就可以看出他也是心疼这个长媳妇的。王国维决定将次子高明的长子庆端过继给罗孝纯,但是后来庆端也死了。办理完王潜明的海关恤金等遗款后,王国维委托在沪的老友金颂清,通过银行将款全数汇至天津罗家。又将从上海运回的王潜明夫妇的家具送至罗宅。但是,罗振玉让冯友给王国维带回了一封拒款信。罗振玉将女儿带回,引发王国维的强烈不满,还沉浸在丧子之痛的他怒称"难道我连媳妇都养不起?"王东明称“父亲最爱大哥,大哥病逝,给父亲很深的打击,已是郁郁难欢,而罗振玉先生又不声不响地偷偷把大嫂带回娘家,父亲怒道:‘难道我连媳妇都养不起?’然后把大哥生病时的医药花费全汇去罗家,他们寄回来,父亲又寄去,如此往复两回,父亲生气得不言语,只见他从书房抱出一叠信件,撕了再点火焚烧。我走近去看,见信纸上款写着:观堂亲家友(有)道"。王国维曾在潜明遗款的问题上,以长辈的身份批评过罗孝纯“无理”,请罗振玉喻以“正理”。但是罗振玉显然认为自己的女儿没有过失。一连串的纠纷,致使王国维与罗振玉“三十年金石之交”破裂。罗孝纯被父亲罗振玉带回家,开启了新的生活,然而还是不顺利,娘家也未必能"容"她多久。按罗家长辈的说法,三姑奶奶在婆家时,与王国维的续弦相处不睦,后婆婆总是给气受。可是,三姑奶奶回到娘家后,在家人中的口碑也不太好。在罗允康老人的记忆中,这位三姑奶奶有一些古怪癖好,令他人匪夷所思。在罗允康老人记忆中,三姑奶奶对“干净”的要求甚至有些刁钻——下人给暖水瓶灌水,她要求人家侧脸,不许面对暖瓶呼气;一前一后一担子挑回来的水,她只喝前面那桶,挑在身后那桶她不喝。如厕前,她会把手洗得干干净净,拽门把手时都用手绢垫着,怕脏了手,可是从厕所出来,她却偏偏不洗手了"。“老太爷去世后,由老夫人当家,老夫人凡事爱听女儿的意见。”无事可做的三姑奶奶不断搬弄是非,挑唆老夫人对儿孙们厚此薄彼,逐渐引来侄辈的不满。日本投降前,严格实行食物配给制,罗家这样的人家饭桌上也开始有了粗粮。锦衣玉食惯了的三姑奶奶上桌时吃得很少,却在每天下午三点打电话点菜让馆子送上门来,而且仍旧奢侈,只吃前面篮子的,挑在身后的不吃。最让人看不过眼儿的是,她吃独食,点菜连自己的老娘都不给吃!后来,老夫人过世了,靠山彻底倒了,侄儿们再也不想容忍这个姑姑,把她“赶”出了娘家。父亲罗振玉还在世时,尚可以为她抵挡人生的凄风苦雨。当罗振玉离世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侄儿们慢慢掌权,罗孝纯最终被驱逐出娘家。罗孝纯的伯父曾经对罗孝纯被赶出娘家不满,称若"老太爷"罗振玉在世,罗孝纯绝不至赶出家门,孤身一人,但今时早已不同往日。三姑奶奶后来搬到旅顺一个叫马茔后的地方,雇了一老一少两个佣人住在一个小院儿里。她的怪癖有增无减。爱干净、有洁癖的她,衣服脏了,也不让人洗了。她不让佣人进她的屋,也不让佣人碰她的东西,佣人只需陪她说话,给她做伴就够,衣服脏了,她不让洗,在屋里拉根绳一件件把衣服都挂在绳上,谓之“浪一浪”,穿哪件儿?比一比,哪件相对干净穿哪件!罗允康老人记得她和母亲曾去探望,三姑奶奶不让她们进屋,自己搬个凳子坐在院儿里,和站着的亲戚们寒暄。上世纪60年代,三姑奶奶潦倒致死,那时,罗家人散在各地,自顾无暇,老太爷当年最宠爱最牵挂的这个小女儿已经无人念及。罗孝纯的一生,堪称高开低走,从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备受宠爱,后来嫁给青梅竹马的丈夫,婚姻美满,一般人眼中女人的两次"投胎",她都很成功。谁知后来一连串的变故,使得她的人生越走越坎坷,婆家、娘家都难容她,这其间,她的性格也是一个原因。在娘家人看来,她是个"怪人"三姑奶奶:有洁癖,将两个女儿都"洗"死了,性格不好,爱搬弄是非,乱花钱。反正,她的存在,让娘家侄儿们觉得多余和碍眼。当初罗振玉一怒之下将女儿带回娘家,应该没料到她的女儿后来是被"赶出去"的命运,从此孤身一人,飘零天涯。人生的事,真是说不清!"讲起来,三姑奶奶也是个苦命人。年纪轻轻丧女丧夫,寄居娘家,像她那样在一个恪守传统礼教家庭长大,对自己的处境最清楚,她的苦楚、空虚、惶恐和无助别人体会不到,到后来,她的心理和精神肯定都是不正常的,只是那个年代,咱们也不懂这些……”罗允康叹息道。如果当初罗孝纯没被父亲罗振玉带回娘家,又是怎样的一番命运呢?日暮霜落
你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