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师从应惠清教授。
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应先生在讲台上奋笔疾书的背影,还有整洁美观的板书。
时过廿四载,先生的言行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
先生曾说,执教至今,“每次课前务必备课两小时以上”,“尽管每学期都上同一门课,但与上一学期相比,每每都有新的认识与见解想告诉同学们”,先生这种责任心恰是我辈应当学习的。
先生的“文字洁癖”、先生欣喜于长假来临便可以“静静在家写七天”的治学精神、先生“起床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脑收邮件、洗漱完毕立马回邮件,每天如此”的工作态度和严谨作风,令我一直念念不忘。
今早,先生应我请求,把7月2日在上海大华集团关于地下结构逆作法的设计与施工讲稿分享给我。我如饥似渴地研读了半日,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同济大学文远楼室,耳畔回响着恩师洪亮的讲解声音。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经请求恩师同意,现将讲稿分享于此,以期对同行有益。
(我知道一个秘密,应先生电脑里这样的稿子有很多很多很多耶。不行,我得想办法搞到!)
PPT提供:同济大学应惠清教授
编者:王明山(工民建88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