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每天玩得脏兮兮,家长头疼不已,用这几 [复制链接]

1#

闺蜜跟我吐槽,说婆婆来帮她带娃后彻底改变了女儿妮妮的生活方式,这令她头疼不已。现在不满三岁的妮妮不自己吃饭了,也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水,玩沙堆。

我不解地问:“老太太都干啥了?”原来闺蜜的婆婆有点“洁癖”,她见不得孩子身上脏兮兮。类似不能弄脏衣服的话和妮妮说得多了,宝宝就不敢做这些事情了。

老人希望孩子像小公主小王子般漂漂亮亮、干干净净当然无可厚非。看着原本活泼可爱的妮妮现在变得这样紧张拘束,闺蜜心却很不是滋味。

允许宝宝“不干净”

儿童感觉训练从事者岳明途曾指出:孩子若长期不与地面亲密接触,会影响大脑的辨别能力和情绪的好坏。

大人不许孩子到处乱碰脏东西,其实是害怕细菌。而欧美国家就很鼓励孩子到处乱玩,完全给他们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因为,“不爱干净”的孩子可以获得更多的能力。

1、发挥孩子想象力

宝妈们每每谈到《小猪佩奇》里一个场景,就闻之色变,生怕自家娃学小猪们踩水坑弄得一身脏兮兮。但恰恰宝宝们看到后真的纷纷效仿,逢坑必踩。

有次侄子也笑哈哈的在水坑里踩得不亦乐乎,姐姐非但不恼不怒,反而引导侄子:“哇,你刚踩出来的水花好像一朵云哦。”“接下来你想踩出一个什么来?”“你猜猜为什么有的水花溅起来很高,有的水花却溅得很低呢?”

用姐姐的话说就是:你阻止他玩这个他就会去玩那个,与其闹得都不开心,还不如让他玩得尽兴。再说,这还能发挥他想象力,何乐不为。在我们看来是又乱又脏的无聊游戏,也许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场驾驶飞碟的旅行。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就像闺蜜家的妮妮,她奶奶没来时自己会洗脸、洗手、吃饭,独立性很强。可奶奶来后,因为被嫌做事过程中弄得很脏,所以凡事都被包办了。现在的妮妮反而退缩了,好像啥事都不会,非要妈妈和奶奶做。

允许孩子自己动手,只有经历了脏和乱的过程,孩子才会慢慢懂得如何收拾干净,如何提高做事效率,走向独立。

怕脏,可以这样立规矩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王贞琳说:“并不是所有细菌都有害,宝宝本身就有免疫系统。若过度清洁反而会让宝宝抵抗力下降。”

允许孩子接触脏,但并不代表可以允许孩子时时刻刻脏兮兮,跟只流浪猫似的。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给孩子“划地盘”

如果不想客人来访时看到家里乱七八糟,那就给孩子“分封”一块领地。告诉他,他是这块领土的主人,这里可以让他随意摆放玩具,但他不能侵犯除了这块领地以外的领土。

领地旁边还可以有一块“领墙”,供他涂鸦。如果不想领墙遭破坏,可以为孩子选购一块可张贴的涂鸦纸贴在墙上。

这样,既可以解决你保持整洁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孩子释放天性的需要。让孩子在自由玩耍是又学会控制自己“不越界”,这也是走向成长的重要一步。

★、玩耍前谈好条件

二宝特别爱玩水,一看见水就迈不开腿的那种。但因为冬天担心弄湿衣服感冒,每次我都会阻止他。可在拉锯中他往往都委屈得大哭不止,看娃如此执着,我便退让一步,买了一身防水服。并与二宝定好规矩:玩水可以,必须先穿上防水服,否则不可以玩。

迫不及待的孩子刚开始根本就不想等穿好衣服再玩,可每次我态度都很坚定,必须先穿。后来二宝也接受这个规定,每次玩水前都会主动拿起衣服来让我帮他穿好。

就像孩子玩泥、踩水、涂鸦等,必定会弄脏衣服。与其阻止看他眼泪汪汪的样子,不如为他准备一身玩耍专用服,并立好规矩。教会孩子为自我负责,这不仅利于他大脑的发育,更利于他独立人格的形成。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因为这是发展创造力和行动力的必经之路。我们既要满足他成长需要,也要教他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样孩子才能有快乐的童年。

凌晨妈妈来叨叨:

其实,孩子闹腾也就这几年,但这短暂几年的快乐却可以伴随他们一生。我们一路阻挡孩子成长,不如陪他自由玩耍。孩子也许不会记得当年他堆过什么城堡、涂过什么鸦,但他一定记得,你对他的爱。

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男孩撕毁试卷,其中原因很扎心,帮孩子正视错误,胜过紧盯成绩

3岁孩子不和小伙伴一起玩,不合群,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同年龄段的孩子,为何专注力差别很大?宝宝的专注力如何训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