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来说,被允许玩的脏,是一种自由和幸福。
爸爸妈妈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爱干净,这无可厚非。
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在孩子活动的时候说,“这个太脏了,不能玩。”
抑或是孩子玩的太脏,迎来的往往是尖锐的一句“怎么又玩这么脏!赶紧回去洗澡!”
可事实上,“脏脏地玩”对小孩子来说,是极具魅力的。那是他们玩的尽兴的表现。
这一份尽兴,不单有着娱乐的意义,更会对小孩子的身心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
“脏小孩”更具创造力
从本质上来讲,创造力主要来源于好奇心和爱玩的心态。“玩科学”、“玩艺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首先一定是一个爱玩的人。
对孩子而言,很多大人看来凌乱又脏的东西,往往能为小精灵们创造出无限的乐趣和可能。而如果孩子的皮肤不曾和地面进行亲密接触,触觉体验学习没有得到满足,就有可能出现神经体系的“营养不良”,影响大脑的辨别能力、身体的灵活性、情绪的好坏。
长此以往,有些被“束缚”久了的孩子会变得过分“规矩”、没有主见;而那些被允许在做事和玩耍中经历脏、乱过程的孩子则会更快地学会自己动手,喜欢自己动手。
因为只有当孩子自由的活力被释放,他们的双手开始感受,双眼开始探索,成长的大脑才会愈加活跃。摆脱了“脏”的局限,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更加广阔。
玩的“脏”的孩子更合群
如果父母过于在意孩子的卫生,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虽然成为了干净的小孩,但长期的压抑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胆小甚微,紧张拘束,失去了应有的天真活泼。
一个在不自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的很多心理需求与身体需求是无法得到满足的,容易紧张,胆小爱哭。
要知道,孩子心理上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智能和道德精神的发展,如果太过于爱干净,反而不利于人际交往和生活幸福感。
玩的“脏”有助于提高孩子免疫力
放下“洁癖”,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反而让孩子身体更健康,也更容易拥有快乐、自由的童年。
要知道,更多接触到多种病原,对孩子免疫系统的发展大有好处,患各类过敏性病症以及哮喘的几率都大大低于普通孩子。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了,那岂不是什么都不用管?怎么可能。
如果父母实在是不放心孩子的健康和卫生习惯养成,大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
1、给孩子在家里划一片自由天地
为孩子划一个专属的片区,可以是一面墙,也可以是自己的房间。允许孩子在专属区自由玩耍,想怎么乱就怎么乱,想怎么脏就怎么脏,让孩子有释放天性的场所。这个过程中,给孩子穿上罩衣,既满足孩子不怕脏、尽情玩耍的需要,又能够很好地解决衣服弄脏不好洗的困扰。之后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收拾。这是很好地教导孩子对自己负责的过程,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一步。
2、边玩耍边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父母要允许孩子尽情地玩,比如可以多带孩子去户外、去大自然,专门玩沙子,玩泥巴。但也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等到孩子逐渐长大,自然就会告别满地乱滚、越玩越脏的阶段。家长们也不用太着急,太担忧,只需要陪伴孩子一起享受这个探索的过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