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日本境内新增确诊新冠患者为人,其中东京都新增人,堪称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而10日这一数字又再创新高,达到人之多,达历史之最。
距离日本全国解除紧急事态已过去一月有余,就目前来看,日本疫情已有反弹的趋势。但日本政府却表示暂时不会再次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只是医院和硬件设备来应对第二波疫情的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民众并没有甘心为政府的决策买单,而是纷纷开始了“自救模式”,生活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出现“社交恐惧”
日本一直以来就是一个享受“孤独“的国家,很多日本人都习惯把自己封闭起来,淡化于人情世故。当然也有很多人乐于交朋友,下班后或周末会积极参加公司的团建等活动。但随着疫情带来的警示,大多数人竖起了“拒绝聚会”的红牌,担心自己会被感染,长期这般后,很多人发现自己竟有了“社交恐惧症”。
据调查显示,这种情况并不在少数,甚至在逐渐演变成日本社会一种新的行为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和社交规则,但过分恐惧,长期以往可能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病态化。
目前来看避免集聚、降低感染风险是理所应当的,在此基础上,应该投入更多温情和精力给予身边的朋友,毕竟回归正常生活后,我们还是会有自己的社交,还是要与人接触的。
洁癖症状加重
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有轻微“洁癖”的国家,不仅街道上一尘不染、很少有垃圾桶的设置,连马桶都传言干净地“可以直接舀水喝”,这可能有一点夸张的成分,但多数日本人爱干净确实是出了名的,这也是日本留给很多人的好印象。
而但疫情的存在让这一症状变得更加严重了,很多人表示在疫情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离病毒这么近,自肃开始以后就产生了洁癖症状,外出回家衣物一定要消毒,动不动就去洗个手,去超市会下意识避免用手接触商品,更不要提人与人之间的肢体接触了。
其实注意卫生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当下能有效避免感染,但只要做到日常清洁卫生即可,过度恐慌实在不必要,过分的“洁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心情。
饮食习惯改变
很多单身的上班族表示,之前因为工作原因,经常选择在便利店购买便当或是在餐厅就餐,但疫情发生后由于料理店的歇业和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很多人开始选择自己做饭,从此便感受到了自己做饭的乐趣和舒适,不仅省下了很多日常开销,而且吃的营养健康,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得到了改善。
一位日本小哥表示,自己是位普通的公司职员,疫情之前连土豆片都不会削,疫情期间在家精心研究厨艺,得到了妻子和女儿的赞扬与欢心,现在已经可以做饭团、寿司、玉子烧等各式各样精致的美食。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日本男士在平日里感受不到妻子为自己做便当的辛劳,疫情期间自己尝试动手以后,才发现妻子几年如一日地操持家务、准备一日三餐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低欲望消费
同我们国家一样,日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自肃后,很多人认为疫情结束后会有报复性消费的出现。
但事实上,日本民众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疯狂消费,最多只是在解除紧急事态后出去吃了几家想念已久的料理店、多买了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除此之外并无明显变化,反而外出就餐、旅游等消费降低了很多。
专家认为,疫情过后进入“低欲望消费”是一种正常现象,因疫情待业甚至失业在家的人有很多,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存钱的重要性,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危机感也日益增长,还有疫情过后带来的收入减少等问题,都是抑制人们的消费欲望、导致低消费模式的缘由。
年的这场疫情,不仅给日本政府、社会带来很多影响与挫折,也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这些改变有好的方面,也有令人担忧的方面,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日本政府一直在倡导“新生活模式”,我们要主动去适应这种生活状态的改变,做好与病毒长期斗争的准备。
疫情过后,你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呢?留言评论和我们交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