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谁知盘中餐跟再苦不能苦孩子唱反调 [复制链接]

1#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hunan.ifeng.com/a/20170626/5773085_0.shtml

爱默生说:“坐在舒适软垫上的人容易睡去。”而生活得太优越的男孩就容易埋没能力,所以,男孩的魄力从苦难、劳动中来。

前几天看了湖南卫视育儿观察类节目《谁知盘中餐》的最新一期,这次节目中的两对萌娃,一对是来自深圳的8岁双胞胎兄弟,另一对是来自天津的中法混血姐弟(姐姐12岁、弟弟8岁)。

他们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那对双胞胎兄弟两,哥哥叫王泽让,弟弟叫王泽瑞。

这对双胞胎从一出场我们就可以感觉到,他们的生活养尊处优,他们的妈妈特别的宠爱他们,总想着把最好的留给他们,舍不得他们受一点苦和难。

但是这样教育的后果就是他们洁癖、遇事就哭、容易退缩。

看着他们,我立马就联想到了自己,我也是一位妈妈,也有一个儿子,生活中总是不忍心孩子受苦受累,把所有的“爱”都给他,恨不得替他办好所有的事情。

看着这对双胞胎,忽然就惊醒了我,如果我一直抱有这样的思想教育我儿子丁丁,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记得一个儿童心理专家说过:“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没有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

如果孩子在成长中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遇到过挫折,表面上一帆风顺,其实非常危险,因为孩子没有机会经历挫折,严重缺乏抗挫的能力和经验,一旦遭遇困境,就会引发各种问题。

△舍得让孩子吃苦

很多妈妈认为,孩子太小,心理承受能力差,只能接受良好的环境,并且认为挫折和受苦只会会给孩子带来痛苦,把挫折教育看成是百害无一利的事情。

就如同《谁知盘中餐》中的双胞胎兄弟两,他们一来到农村就怕脏怕臭、娇气不干活,各种无法适应。

后来,听着他们妈妈的话,我终于知道双胞胎这个样子的缘由了,他们之所以这样,全部来自他们妈妈的教育方式,舍不得孩子受一点苦。

双胞胎的妈妈觉得这里的环境太艰苦了,灯是黑的、电源还需要自己来插,没有办法洗澡………

总之,她认为锻炼有很多种方式,没必要非要选择这样的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下,让孩子吃苦。

就因为妈妈的这些消极暗示,最后,哥哥哭着要回家了。

妈妈又说了,孩子有自己决定的权利,留下来她支持,走,她也同意。

看似尊重孩子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开明的家长,实则是在“怂恿”孩子面对困难就临阵脱逃,在困难面前,双胞胎得不到妈妈的积极支持和鼓励,所以他们自然而然的选择放弃,而不是迎难而上。

反观混血路易妈妈,她做的就非常好,明白苦难挫折教育对孩子的意义,她舍得也放手让孩子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

面对双胞胎要离开,她说了自己的意见,她认为双胞胎妈妈应该改变这个思想:“如果他现在就选择临阵退缩,那么将来遇到更大的问题怎么办?

这个事情都挺不过去,以后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不行就换个地方,这样下去永远会觉得不行,没有自信。”

妈妈如果真的为孩子好,就应该让孩子自小接受艰苦困难的磨砺,教会他们敢于面对挫折,不怕失败,以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

经过在逆境中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更具有生存竞争之力,这才是妈妈应为孩子尽到的义务和责任。

否则他们这种“舍不得”的心理,可能会让孩子像温室的花朵一样,经受不起一点风吹雨打,遇到困难会让孩子一蹶不振、消沉慵懒、毁了孩子的未来。

傅佩荣老师说过:

吃苦不是为了胜过别人,而是为了迎向生命的真实面貌,因为在苦难中,生命没有任何遮蔽,可以展示其深度、广度与高度。

△学会用“劣性刺激”来磨砺孩子

我以前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苹果园里农夫会给每棵苹果树的树枝上都挂根绳子,绳子的一端系在树枝上,另一端牢牢地绑着一块石头。

很多人不解问农夫,这样不怕把树枝压断吗?

农夫说:“现在不压着他,等到了秋天,满树都是苹果,那就真的要被压断了。”

细细地品着农夫的话,真为他的超前意识点赞。

孩子就像苹果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妈妈源源不断的爱,也需要妈妈有意设置障碍,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因为任何人的成长都需要经过无数的挫折。

回到《谁知盘中餐》中,双胞胎妈妈心怀犹豫,把儿子们继续留在节目组中。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挫折和劳动犹如一根杠杆,引爆了潜藏在孩子身体里潜力,让他们很快就融入到新的生活中,很快可以get到生活新技能,使他们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和进步。

这不但让观众们另眼相看,也让妈妈哽咽落泪。

在茶园里,孩子们帮着茶园工人一起采茶,一芽一叶地仔细采摘。

双胞胎哥哥遇到“拦路虎”了,一条虫子,他大哭大叫:“奶奶救命!”、“好恶心啊!”……

如果这时候他们的妈妈在,妈妈肯定会奋不顾身为他们披靳斩刺开辟一条康庄大道来。

但是妈妈不在,好在有小姐姐的鼓励:“抬起头,看天空,向前走”。

最后他还是克服了恐惧心理,勇敢地迈出了步子,走向了前方。

刚来时,双胞胎事事都让混血姐姐帮忙,让姐姐照顾。后来他们看到姐姐被自己拖累哭泣的时候,他们内心的男子汉气概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

不仅开始安慰和保护姐姐,而且还把姐姐宠成了小公主,为了给姐姐买橘子让姐姐开心,也是费尽心思。

他们把所有的重活累活都揽下来,甚至出门买菜都舍不得让姐姐去,让姐姐好好休息。

依赖性、好逸恶劳是每个人的与生俱来的本性,而只有把孩子们逼到“迫不得已”的形势下才能激发他们身上的巨大潜能,只有让孩子完全丢掉可以依赖的拐杖,真正面对苦难的考验,才能使其真正的自立自强。

△写在最后

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懂得生活的艰辛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为孩子的长远利益考虑。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唯有直面人生,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掌握命运,创造美好的未来。

妈妈教育孩子从小懂得这些,才是对子女最大的关心和爱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