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游戏成瘾属精神病,快来看看你玩游戏的症状 [复制链接]

1#

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条消息可谓是令人大吃一惊,那就是游戏成瘾被列为精神疾病范畴,很多人感慨,以前经常玩游戏,现在突然的就成为了精神病人,感觉自己被掏空。是不是只要是玩游戏上瘾的就是精神病人呢,有什么科学依据,以及判断的标准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标准,游戏成瘾的症状包括:无法控制地打电玩(频率、强度、打电玩的长度都要纳入考量)、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对于游戏是否成瘾,相关行为要持续至少12个月才能确诊,如果症状严重,观察期也可缩短。

武汉市一名45岁的女教授每天起码要玩1个小时消消乐,焦虑要玩,高兴也要玩,无聊还是要玩,没玩一下,会觉得一天少了点什么,她自嘲:“我是不是也是精神病啊”,如果只是通过WHO提供的标准来看的话,大部分症状相同,少部分症状不同,充其量也算是轻度“精神病”,但是不管是轻度还是重度,都已经算是精神病的范畴,估计她自己也在自我解嘲,如果这样也算是精神病的话,恐怕武汉市著名的“六角亭”医院会爆满。

然而游戏成瘾的案例并非因为WHO列入疾病范畴而才开始出现,早在手机普及之前就已经在社会上有了广泛的案例:

案例

18岁女大学生游戏成瘾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18岁的大二女生娜娜,文文静静,考上大学后却迷上了玩电子游戏,为了玩游戏,旷课、不睡觉、不洗澡、不吃不喝都可以。

最后发展到一天24小时除了困极了睡一会儿,其它时间都在玩游戏,一天吃一顿饭也可以,慢慢生活已然不能自理、居住卫生条件极差……

父母发现了其严重性后,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求诊,教授接诊后,利用半年的时间,帮娜娜制定了干预计划,循序渐进地帮其戒瘾,通过各种措施进行干预,不断减少上网游戏时间、培养别的兴趣爱好,最后经过半年的治疗,娜娜慢慢可以控制自己的游戏时间,做到一天只玩一个小时。

除此之外,华中师范大学陶宏开教授治疗过许许多多学生网瘾患者,这些患者大部分都是年龄介于16-22岁之间的年轻学子,在接触众多案例并成功帮助孩子们戒除网瘾之后,陶宏开教授被誉为“戒网瘾专家”,陶宏开教授说:网瘾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而在网瘾众多案例中,游戏成瘾的比例占据了主要。

游戏成瘾的危害诸多,为什么就是屡禁不止呢,首先游戏成瘾的人群以青少年为主,其中也有成人,但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自控力较差,无法控制自己,哪怕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恰当,但是控制不住自己。其次就是对于游戏的感官刺激过于强烈,使人容易沉迷无法自拔,再就是各种环境的影响,如同伴的邀请,身边人都在玩游戏,学习的压力过大,厌学情绪的激增,家庭环境的恶化,个人情感得不到有效重视和疏导,孤独无助,寂寞无聊,甚至在游戏中寻找生活中没有的成就感满足感,找到游戏中的自信等。

而从心理学上进行分析,游戏成瘾属于强迫症的一种,强迫症分为两种,一种是强迫性行为,一种是强迫性思维,游戏成瘾是属于行为上的强迫,也包含心里上的上瘾,如同毒品一般,往往戒毒比较容易,身体上的毒瘾能够快速去除,但是心里上的毒瘾却很难根治,这也就属于强迫性思维。其特征就是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有时候这种行为和思维明知不正确,自己也不愿意,甚至违背了自己的想法,但是就是控制不住。在心理学中强迫症的典型病例,如被害妄想症,在家人朋友告诉了或者控制了不会有危险性发生,但是就是不愿意去相信,依然自己去妄想,这种思维自己控制不住。再比如洁癖,重度洁癖比较可怕,最典型的比如洗手,轻微洁癖的人会勤洗手,重度洁癖的人在洗手的过程中不断的用力揉搓,愿意把大把的时间放在洗手上,洗完了之后仍然接着洗,一直洗到手皮脱落,血肉模糊,依然无法自拔。

对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游戏成瘾的症状列入精神病范畴,足以说明游戏成瘾对人们的危害性有多大,以前我们还可以打着“电竞”的名义光明正大,殊不知期间已经不断的损伤了我们的各种利益,此次通过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病的事例,让大家知道游戏成瘾已经威胁到我们的青少年,威胁到大家的身心健康,这种游戏成瘾确实是一大需要引起大家重视的疾病,只有足够的重视,才有可能正视这种疾病,才有可能认真正确对待。那么亲们环顾四周,大家还在一起玩游戏,打电竞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