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微信应该这样用 [复制链接]

1#

                      在前阵子的文章中,我分享了使用微信的注意事项这才是微信正确的使用方法,读者朋友觉得非常不错,纷纷点赞转发,以示对我的支持。  越是熟悉的事物,对于我们来说,其实越感到陌生。  不信?你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个自己最为熟悉的知识概念,相信我,你越是想要解释,你越难把它给解释清楚。  微信也是如此,作为一款国民软件,无论你是喜欢它,还是讨厌它,终究还是无可避免得使用微信,因而,掌握更多关于这个软件的使用方法,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好了,我们发车吧!  1,不要发「在吗?」  在使用微信中,最令人感到尴尬的地方,就是频繁收到「在吗?」、「亲,在吗?」、「在吗?亲爱的?」这样的信息。  为什么说这样的信息令人感到非常尴尬?因为收到这样的信息,我们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  回复「在」,然后等对方继续开启话题;  直接忽视,等对方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人性有一个特点,对于越是麻烦的事情,我们通常就会选择推一推,再推一推,继而选择去做那些更加简单的事情。  普通人不知道这个人性特点,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可怕的是,那些做销售,或者做媒介的人,依旧对这个人性一无所知,一加上客户的微信,隔三差五就来一个「在吗?」,客户不删掉你,留着你过年吗?  在使用微信的时候,尤其是商务场合,要尽快地、清晰地表明自己的来意,不要给对方产生额外的认知成本。  2,谨慎使用群发功能  有一些特别自我为中心的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自己怎么爽,就怎么来进行。  举个栗子:  有一个投票活动,不管现在几点了;也不管对方和自己的亲密关系,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更不管对方收到这条微信的时候,心情到底是如何,勾选全部的联系人,手一点,就全部发给他们了。  你以为自己帮他投完票之后,事情就会结束了,那你终究还是太年轻了,过不了几天,他又会给你群发一条微信:  在吗?帮我朋友圈第一条动态,点点赞  你揉了揉自己的双眼,发现此时此刻,已经快凌晨1点,你忍不住想要骂人,只不过自己是文明人,只能默默把他给删了。  群发信息为什么会这么遭人讨厌?因为群发信息,把别人当成了一种手段。  自己想要达成什么目的,只要动动手指,群发一条信息就行了,完全不管对方收到信息的时候,心情如何,以及究竟方不方便。  所以,群发消息这个功能,真的要少用。  除非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板,手下有一大帮员工,那你当然可以随时随地群发消息,给他们,否则,就请慎重,慎重,再慎重。  3,微信好友不等于人脉  人很容易有这样的贵阳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一个幻觉:  我有许许多多的好朋友,这些好朋友,会在我危难的时候,及时来帮助我。  因为有这样的幻觉,很多人以为自己加了对方的微信,和对方聊了几句不咸不淡的天,在朋友圈互相点赞了几次,就能把对方当成自己的人脉了。  殊不知,「人脉」的本质,是现实世界的价值交换,而不是所谓的微信好友关系。  这一点,从事销白癜风怎么治疗售的人最容易感同身受。  做为销售人员,无论你加了多少老板,多少甲方,他们都不会让你轻易进入到他们的交际圈。  既然你从来没有进入到他们的交际圈,你们在现实世界,从来没有发生任何交集,那请问,他们怎么可能会成为你的人脉呢?  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自然有人脉,千万不要弄错因果关系。  4,不要发微笑表情  同样都是一条信息,发送人都是曾少,我们来看看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效果:  这个星期五,我推荐些电影给大家  这个星期五,我推荐些电影给大家  这个星期五,我推荐些电影给大家  先排除掉曾少的个人魅力,绝大多数人,都喜欢收到第二条、第三条的信息,几乎没有人喜欢第一条。  原因就在于,「微笑」这个表情,给人的感觉实在是太不友好了,你说它是真笑吧,它又不是真笑,你说它是假笑吧,它又好像有点在笑的意思。  面对这种模棱两可的事物,我们本能就会产生防御、乃至抵触的心理,因为它让我们失去了掌控感。  反观和这两个表情,则是人类情感的真实流露。  前者能看出曾少心情相当的不错;后者能看出曾少干货被掏空后,表现出来的无奈。。。  5,时时刻刻实践「互惠原则」  人都是会成长的,我最近对自己做了一次复盘,发现这几年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能时刻实践互惠原则。  所谓的互惠原则,就是不把别人的帮助,当作是理所当然,而是一旦接受到别人的帮助,就要想方设法报答。  为了这个公众号,我自己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其实,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帮助,对于这些人,我经常用其他方式来报答他们,报答的一个方式,就是打赏。  因为大家都是朋友,直接打钱不好意思,但通过打赏这种方式,很巧妙地得到了转化,既肯定了他文章的质量,自己又报答了对方的帮助之情,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很多人抱怨读书没有用,但我想说的是,读书之所以会没有用,一个重大的原因就在于,你只是知道了,但却从来没有去实践它而已。  「互惠原则」在哪本书有提到?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作者就明确提出了这个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有些人看过就看过了,我刚毕业那会,读到这个原则,就从此在生活和工作中,实践它,到现在为止,依旧享受到它给我带来的变化。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这句话分享给大家。  这是曾少最近写的干货:  掏心窝说几件事  站这些好东西,千万不要错过  豆瓣8.6分,这本书好看到爆炸!  我为什么强烈反对你当「舔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